第 36 章 (第2/4頁)
晏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王夫人秀目微凝,“便看小娘子如何應對了。”
簪纓沒有應對,她沒興致在此陪人做戲,隨他躬在那裡,轉身便走。
今日的集會到此,也是意興闌珊了。她攜著顧細嬋,對站在外圍的幾位女郎歉意一笑,打算去向王夫人告辭。
才邁出步子,只見一溜人煙順著曲橋趨步而來,阻了她去路。
同時一道尖柔聲音響起:“皇后娘娘為傅娘子添幾樣筵禮助興!”
簪纓冷冷掃眉,看見顯陽宮的佘公公帶領幾個小黃門,捧盒而至。
她心想,這對母子真是一路作派,暗地裡禍害完了人,明面上又擺出誠意十足的架勢,伏低做小,示眾於人,給她搭出個臺階來,示意皇家已讓步至此,她再不就坡下來,便是不恭不順。
可她偏就不恭不順了,又能怎樣?
簪纓正待開口,忽聞樂遊苑入口處,傳來地動山搖的一聲呼喝。
隨即便見一排形狀清奇而詭譎的巨形山石,流水一般流入園中,景象蔚為壯觀。
細看,才發現那奇石之下,有一排膚色黝黑,發盤螺髻的僧祇奴舉臂託石。
僧祇奴後,又有一排新羅婢,手捧玉盒次第隨上,玉盒敞開,臥在黑綢底上的山參潔白如玉,須蒂分明,根根皆是百年老參。
新羅婢後,又有一名弱骨豐肌的青袍道童隨行,雙手託著一隻金絲楠木盤,上疊一件法金道袍。
場中人面對這赫赫聲勢,議論紛紜,不知其所由來。
王夫人不禁挽帛站起。
一長鬚佝僂老者最後至,長眉蜂目,其聲如鷙,揚聲向此間東道稟明:“三吳商人檀棣,敬呈王氏主母。敞家主多謝王氏作東款待自家甥姪女,無以答謝,略獻薄禮。上呈山石數樽,土參幾盒,九蓮峰張天師加冠日所著舊袍一件,略表心意。”
末了,老者不緊不慢地補充一句:“商門習氣,不知高低體統,還望貴人不棄。”
簪纓眼中閃過一縷茫然,不動聲色地注視蜿蜒在青石道上的一眾健奴纖婢,與那名眼生的老者。
周遭士女更為譁然。三吳乃是南朝第一富貴地,商船如織,金鎰磊砢,可與全盛時的漢朝兩京相媲美。吳興、吳郡、會稽是為三吳,平
常人士作自身介紹,吳興人便是吳興人,會稽人便是會稽人,從未有用“三吳商人”,一語囊括三郡者——若有,那必然便是三吳首富檀棣。
這位叱吒商道的大富商,卻為何認傅娘子是自家外甥女?
可從未聽說過檀老闆與唐夫人是為兄妹啊。
眾人只顧著意外,王夫人卻知道檀棣所送之物的關節所在。
她夫君王逍官拜丞相,貴極人臣,於世間諸事已無不足,唯獨有一“石癖”,對奇形怪狀的大石嗜愛如命,三吳山水最清奇,這位檀富豪便是夫君託付其尋石的相識之一。
如今王宅之內佇著的那幾樽二丈以上的巍峨奇石,無不是檀棣幫著尋來的,夫君常常觀之不足,愛不可勝,而今日他著人抬來的這些石頭,每一樽都比家中所藏珍奇幾倍,夫君若見,必不肯割捨。
再說那參,因近日家中老夫人氣喘舊疾發作,醫丞說,服用整根的老山參最好。王氏不缺買藥的銀錢,只是參市向來多詭,那參是生於高山還是低壑,是八十年參還是百年參,是野生山參還是人為摻偽,種種門道,分辨勞神。而三吳首富檀棣出手的人參,必是萬無一失,因檀棣二字本身,便是一張鐵打的招牌。
再說那件道袍——王氏一門信奉五斗米教,此為人盡皆之的事,故爾他家兒孫,名字裡多半有一個象徵道門的“之”字。
王家五郎王璨之,方才還放浪形骸,及見那襲張天師穿過的道袍,目光灼然一定。
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