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通敵中 (第2/4頁)
淚冠哀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讀著信件,這個信件是救命符,是入場的請帖,把他的焦慮也消解的差不多了。
“來人,備宴……請楊家主前來。”走出房門,對著侍從叫喊,吩咐準備酒菜停頓片刻後敲定人選。
有了武器就要用,世家們雖然有這方面的意向,可是要落實在一起,就要多次商討,畢竟世家和世家間的利益是不一致的。
這種事是不可能把所有人召集起來,人多口雜不說,還引人矚目,最後還容易串聯。
所以他選擇分多次的宴請,而且只宴請關鍵崗位的世家,降低被發現的機率,為的就是投降賣國這種好事需要他們發揮重要作用,事後好討賞錢。
滿心期望,第二年春暖花開時,就是成國軍隊進攻東華道,他們獻城投降,獲得成國同等對待的好處。
或者最好的狀況,直接策動政變,控制了虞國東面,這樣可以和酈平遠討價還價,兩種都行。
後一種難度大一些,畢竟組成現在東華王軍隊的骨幹是禁軍,禁軍是效忠王室的,安插進去的世家將領暫時還不能左右這支軍隊。
沒有外部逼迫的情況,軍隊還是效忠王室的,如果大敵當前,誰都不想死,那就好說服多了,也好掌握多了。
兩種情況籌碼待遇也有所區別,最好的是二,所以錢忻照第一個選擇請楊家來商談,楊家也是統帥軍隊的將領的家族。
看看有沒有機會直接政變,趁著冬季莊詢和酈平遠都抽不出手,把東華王平了。
他的如意算盤打的響亮,就是有人聽到了。
“也是夠麻煩的,以為都穩定了,鬧這種事情。”同樣拿著一封信,姜太后忍不住抱怨說。
景國景王生死垂危,趙國的風口來了,姜太后恨不得立馬回去,不想在這裡耽擱。
偏偏情報落入到了她的手裡,冀州佈局多年,錢忻照的小動作還是被姜太后的情報網發現了。
不用得知信件內容,只要知道酈平遠和錢忻照有聯絡,就能知道他們有什麼謀劃了,猜都能猜的八九不離十,依靠姜太后對世家瞭解,面對這種形勢作出這種選擇,非常典型。
世家是沒有國家觀念的,越是大的世家越是如此,因為改朝換代不影響他們繼續發揮作用,除非遇到莊詢這種打算洗牌的。
很明顯的,除了出賣東華王,還有什麼其他的選擇,就算有結盟對抗莊詢的意圖,也不可能是兩人私下溝通。
“要去提醒東華王一下。”準備親自坐鎮趙國,應對即將到來的機遇,東華王和錢忻照的事耽誤了她的時間。
但她是不能眼看錢忻照投敵的,東華這樣當一顆釘子符合趙國的利益,讓冀州的各方勢力,動態平衡,永遠踏不出冀州。
趙國都要幫助酈平遠奪取成國了,要再把東華道這幾道白送給酈平遠,那就不是養狗,是養老虎了。
莊詢的例子歷歷在目,姜太后的頭疼不已,要是莊詢瘦了,酈平遠肥了,那不是白壓制莊詢了,是製造另外一個莊詢。
遞帖求見,被引導來到宮殿,剛好看到衣著清涼的舞女退出宮殿,姜太后似乎還能聞到空氣中的酒氣。
她略有鄙夷,這種享樂的君主,難怪家業都保不住,只是目前依然需要利用,她不好拂袖而去。
“姜夫人,您怎麼來了?是有什麼事需要小王幫忙嗎。”宮殿收整的整齊,東華王態度恭敬,庸才是庸才了一點,眼力勁還是有的。
上次交談請教莊詢身後的問題,就知道姜夫人背後的趙國是有神明的,而且不畏懼莊詢,而且他也要靠趙國給他希望穩定一切,所以哪怕他是一地的王,也對姜夫人有所敬畏,他還沒有飄到目空一切。
“不是你幫我的忙,是我來幫你的忙了,殿下,你大禍臨頭了。”上了就恐嚇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