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商業?手工業! (第1/2頁)
等待日出的月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賣官鬻爵自古以來就有,但把賣官玩出花樣,玩出新意,甚至最後直接奠定了行業正規化的,真就是獨您一家。”
漢武帝的臉染上了一層豬肝色。
“買賣爵位這件事,您爺爺漢文帝就玩過了。”蕭盼盼說道,“但爵位只關係到一些待遇和特權,比如免除人頭稅,免除徭役等,並不涉及實際的權力。文帝為了彌補輕徭薄賦導致的財政不足,推行了入慄拜爵的政策。”
“一時間,商人和地方大地主紛紛趨之若鶩,特別是商人。因為在你們的時代,重農抑商是一貫的國策,具體表現之一就是限制商人的一些待遇,人為的拉低他們的社會地位。比如不能穿絲綢,不能乘車什麼的,所以商人們紛紛渴望爵位。”
蕭盼盼頓了頓,“我們先聊聊重農抑商。這個政策產生的根源在於,商人這個集體,或者說商業本身會影響農業的發展。商鞅變法中有利出一孔的說法,翻譯過來就是把人都按在土地上種田去。”
還叫衛鞅的商鞅聚精會神的看著光幕,因為光幕的存在,他原本的很多改革措施都已經放緩了。
“商鞅的思路是正確的,因為你們的糧食生產率太低了。只有優先保證農業生產,一個國家才有可能真的存活下去。但商業收益是很容易高過農業收益的,一旦不強制推行重農政策,農業人口和需要穩定的農村結構一定會受到影響。”
“而在戰國時期,任何事情都不可能大過種糧食跟打仗,這就是商鞅耕戰立國的底層邏輯。”
“你的意思是,當下我的時代不用再去擔心這個問題?”劉徹提問。
“怎麼可能。”蕭盼盼笑道,“您一年三熟的地方開發出來了嗎?”
漢武帝有些無語,“那為何你一直強調要促進商業的發展?”
“這就是我要澄清的地方,也是你們古人要明確理解的地方。”蕭盼盼鄭重地說道,“早期的商人並不生產財富,他們只是財富的搬運工。重農抑商的根本邏輯是保護本來就低效的農業生產效率,只會高賣低買的商人也的確會影響農業的生產效率。”
漢武帝和一眾古代的大人物們都有些發懵,不太明白蕭盼盼要說什麼。
“在我的時代是有三大產業劃分的,第一產業就是農業,第二產業是工業,第三產業是服務業,而商業是服務業的一種。”蕭盼盼認真的解釋道,“我一直鼓勵你們發展的商業,不是那種遊走於四方,透過高低差利潤賺錢的商人,而是參與到了財富製造中的工廠和作坊。”
“你們的時代暫時都談不上工業,但可以定性為手工業。它是利用第一產業提供的原材料進行加工處理和生產商品的產業,比如絲綢,羊毛大衣,綿布等等。只有農業和手工產業的共同發展,一個國家的財富才能真正的快速增長,而商人的作用只在於加速這些貨物的流通而已。”
這下漢武帝心裡的某個疙瘩算是解開了,其實他一直對蕭盼盼所說的鼓勵商業發展感到抗拒。不止是他,其餘時代的皇帝,特別是朱棣,對手工業製造中心這一概念又有了更深的理解。
“回到賣官鬻爵的話題上來。”蕭盼盼繼續說道,“文帝時期只是賣爵位,到了您的時期,因為財政窟窿越來越大,於是您開始給爵位對應的特權加磅,比如可以免罪,於是本來就不公平的社會,就更加的不公平了。”
“同時您還設定了一個十一級的爵位制度,每個爵位對應多少錢,明碼標價。”
“接著,您開始賣官,當然一開始您還是賣吏,只是這個口子一開,賣官必然是遲早的事。所以沒有多久,大量缺德帶冒煙的廢物開始進入官僚體系當中,這造成的第一個後果就是整個朝廷的政治運作效率開始自由落體般的下滑。”
“然後就是官場環境的快速腐化,最後,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