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歸去來兮(終章) (第1/3頁)
指尖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數年後,秀山屯遊客熙熙攘攘。
穿屯而過的主大路,早已經鋪設成柏油路,連通山裡幾個大規模的養殖場和獵場。
遊客的車輛往來,絡繹不絕。
屯中大路兩側,一間間原木打造的木刻楞,依然保留著山野村屯的模樣,還是一樣的大炕、土灶,沒有鋼筋混泥土的建築,還是原生態的農家風貌。
屯裡有人開起了農家樂,養生館,火山石浴室,也有一個個商店,出售著山野蘑菇、漿果和松子、榛子之類的堅果,還有一些諸如鹿茸、人參之類的保健品,工藝品廠生產的松花石、木雕、瑪瑙、鹿角、狼牙之類的擺件和飾品自然也不會少。
有極具鄂倫春民族特色的樺樹皮製作的工藝品和狍子皮製作的蘇恩、狍頭帽商店,也有專門打造鄂倫春獵刀的鐵匠鋪。
往來的遊客中,不乏國外遊客和操著各地方言的國內遊客。
在他們看來,這是一個極具特色的休閒之地。
地處深山中,是一個天然的氧吧,慢節奏的生活狀態,處處悠閒。
在養殖場裡,能看到漫步山野中悠閒採食的梅花鹿,能看到數萬只大雁在山谷河水中嬉戲的壯觀場景,也能近距離接觸在草地上傻乎乎的狍子。
在這裡,能買到最好的椴樹花蜜,能吃到最便宜的林蛙,能享受到最鮮美的飛龍,能喝到有滋有味有特色的果酒。
可騎著溫順的鄂倫春馬穿行山林,享受林中的幽靜,看到林中百態的野物。
可以拿起獵槍來一場真正的狩獵,也可看看土生土長的大笨狗,群獵野豬的那種配合和兇猛。
可以在冬季滑雪場縱橫飛揚,也可以帶著頂撮羅子感受下鄂倫春人林間雪地的生活。
可以漫步觀光區欣賞美妙的風景,還可以划著樺皮船盪漾在河流湖面,享受野釣的韻味。
秀山屯、秀水獵場,成了一個讓人流連忘返的美妙所在。
而在此時,秀山屯和洄龍屯之間的草甸子上,已經成了一個莊園。
兩個孩子都去讀書了,草甸子上,只剩下呂律和陳秀玉兩人。
陳秀玉在忙著打理自家的菜園子,將茅房裡的糞便挑出來,用河水稀釋後潑在綠油油的菜苗上當時施肥,怕菜秧子被辣到,潑過後,還得再用清水再潑上一次。
很多人覺得這樣的做法噁心,但不得不承認,能產出最鮮嫩的蔬菜。
呂律則是到草甸子上轉悠一圈,用須籠從水泡子裡撈些魚出來,餵給幾隻仙鶴。
數年下來,仙鶴的數量最多的時候,達到了八隻,每年都有離開的,又有自己來的,一直維持在七八隻的樣子。
更深處一些,狍子群看到呂律過來,從林中各處轉出來,想要靠近呂律,看能不能吃上幾粒苞米,卻因為尾隨在呂律身後的五條狗,而選擇遠遠地觀望。
轉悠一圈後,他到了屋後椴樹林已經用鐵柵欄圍著的參園子,裡面的數百棵棒槌,最差的都已經是五品葉,六品葉的佔了半數,幾年下來,還有四棵棒槌,躋身七品葉的行列。
外貿公司的建立,鄧益民兄妹也加入進來,發展順利,有關係、有人脈、有蘇馬羅科夫的鼎力支援,用衣服換來飛機,用鞋子換來坦克,用罐頭換來廉價炮彈、大炮之類的廢舊鋼鐵……種種不可思議的事情在呂律的操持下上演,讓他一躍成了商業上的鬼才,前來拜訪取經的人不少。
來過草甸子的人,不乏各界名流,參觀過參園子,見過這些棒槌的人也不少,想著從呂律這裡弄到一苗而不可得。
正所謂,錦城雖好樂,不如回故鄉;樂園雖好,非久留之地,歸去來兮!
呂律在毛子那邊局勢穩定下來,在銷往毛子那邊的羽絨服穿上一段時間開始發臭,開啟來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