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部分 (第4/4頁)
炒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你們太極書院普通學生不算,就那些各館裡的精英,哪個不眼饞?要真隨便找兩個就成,又不用我跑來找你說情了。”
盧鴻一聽啞然失笑,去年也聽說過類似的事,不想居然成了常情了。說來也怪這兩年盧氏給自己學生宣傳得太強力,一些尖子還沒出校門,名聲就早早傳出來,結果便有些書院及省部跑來挖人。因為這事,還聽盧濤抱怨過,說是誰都沒辦法得罪,但要全滿足這些大爺們的需求,書院這人才培養了一半就被人挖走,總是不太甘心。
盧鴻對此事,倒是樂見其成。雖然他極力推動科舉之法,取代推舉,但一半是為了推舉確有不合理之處,一半是為了家族的利益。閆立本今日提起此事,令他想到或是一個契機,可由此將士子入仕之途再行擴大。
想了一下,盧鴻說道:“閆大人,你看這樣可好,那太極書院,雖然與下官族中頗有淵源,但畢竟非是族學,我也不好插手太深。不若咱們工部便在書院公示,特召數名在數學、格物學以及工程上有些能力地學生。由工部自行選題測試,當面撿選,發現人才,如何?”
閆立本一聽大喜道:“若此法得行,自然是大佳。尤其可面見其人選材,更是善善。還望大人玉成此事,我這便去與家兄商量。”
其後果然如二人商議,工部特地在太極書院中,公開召人,經測試與面試,最後數名學生直入工部為設計。此事經各大報紙宣傳,引起的反響也頗為熱烈。後來更成了定例,各部所需專業性強的人才,均由此法,從太極書院中直接測試選人,後來更推廣到各大書院,成了大唐士子入仕地另一主要方式。
此時西線戰事已經全部結束,雖然後期李世民因李恪謀反一事先回長安,但當時大局已定。由右領軍大將執失思力、右驍衛大將契必何力前方誘敵,代州都督薛萬徹和營州都督張儉後方部圍,四路大軍,將孤軍深入的多彌可汗包了個大餃子。
多彌可汗本以為李世民遠在高麗,大唐國內空虛,哪知大唐上下做了這個局來等著自己。這一仗下來,手下人馬幾乎傷亡怠盡,餘眾多成了俘虜,多彌可汗自己帶傷而逃。
不想與數騎才回半路,已然遇到族中留守殘兵,聞知本部居然已為唐兵擊破,一時又驚又怒。
原來在代州戰事將定之時,江夏王李道宗與左衛大將軍阿史那社爾帶一支由突厥、涼州胡兵組成的輕騎,直插多彌身後,千里偷襲,出其不意擊破薛延陀本部,追逐亡北,直打到鬱督軍山下。一戰既下,便傳檄回紇各部,如拔野古、同羅、僕骨等,都已經上表聽命,願永世臣伏大唐。
多彌可汗無路可走,只得遠赴西方,不想冤家路窄,為回紇所遇,落了個身死亂兵之中。西北一戰,至此已然是全然蕩平,大唐立府於靈州,設官駐兵。回紇鐵勒各部,共尊大唐天子為“天可汗”,均遣使入朝,各部均更名為府,酋長加為刺史,增設驛使,派兵駐守。自此西北永為大唐屬地,數百年更無戰事。
第二章 各展神通
與西線戰事迅速結束不同,東征高麗的李世績卻終於遇上了一塊硬骨頭。
在東征前半程,可說是勢如破竹,連戰連捷。但當大軍推進到安市城時,李世績本來並未將這小城放在眼中,揮軍攻城。不想這小城雖然看來不大,但城牆卻甚是堅實,更兼守軍上下一心,連著攻打數日,依然未見破城之機。
此時,高麗援兵已至,領軍乃是北部耨薩高延壽、高惠真。耨薩本是官員,相當於都督之職。二人帶著十五萬大軍,晝夜兼程,欲借唐兵攻城不下之時,兩相交攻,將唐軍困於城下。
唐軍聞得此信,盡皆大驚。李世績卻不以為然,大師回頭正面迎擊援軍,另派偏師,直插敵軍身後,以十萬對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