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部分 (第1/4頁)
炒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日,就是不知道是不是一天生的。嘿嘿,這不是天定的良緣麼。怪道她對你這般關心,成天拐彎抹角地向我掃聽你的事兒,還當我聽不出來。嗯,怕不是看上你了吧?”說罷,褚大人發出了一連串的尖笑聲,要是當今聖天子見了他這幅形象,怕不又要說他風範全無,將朝庭的臉面都要丟盡了。
盧鴻連連皺眉道:“褚大人,朝庭體面,這事可不是開玩笑的。何況在下已經早就訂下了親事,你就不要亂講了。”
褚遂良聽了連連點頭,口中說道:“開個玩笑,開個玩笑。”又搖頭嘆息說:“唉,盧鴻你也真是的,早早訂什麼親。你是沒見過,這位衡陽公主相貌真真是羞花閉月,合皇族內外,雖然美女如雲,怕也再沒一個能比得上的。因為相貌太過美麗,因此她每每出行時,都以輕紗遮面。尋常人等,可是難窺真顏呢。”
盧鴻聽了,不由霎時腦海中浮起當日國子監競壇旁蒙紗少女的形象來,一時間只覺得那雙薄紗後的眼睛一直在緊緊注視著自己,不由激凌凌打了個冷顫。
第三十二章 書風的變化
法在大唐一向是文人雅士們最為推崇的一項藝術,相態以及新聞人物從來沒有缺少過。但當范陽盧九公子以強勢姿態進入了長安人的視野後,似乎所有的流行動態就都與這位神秘的年青人發生了聯絡。
盧九公子年紀雖然不大,但其書法的名聲可是由來已久了。想當年,盧九公子最初為人瞭解,便是他一手與其年齡極不相稱的書法。因此當年很多人是不相信那些書法的真實性的,直到《玄壇講經錄》雕版大行,很多人才第一次透過雕版上的文字,對盧鴻的書法有了一個比較直接的認識,雖然雕版還不能代表真跡的水平。
其後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盧鴻似乎淡出了人們的視線,而他的書名,也似乎被他經學上的成就所掩蓋。雖然在范陽郡守府門前兩都石柱上的大字令很多人為之驚歎,但比起氣學經義首倡這樣的光芒來,還是要弱上很多。
與此同時,文房四寶的逐漸流行,使人們從另一個側面瞭解了盧鴻。他們忽然發現,盧鴻在書法周邊的理解上,似乎遠比時人要深入得多。隨著新制的筆、墨、紙、硯不斷出新,雖然人們對盧鴻的書法所知依然不多,但對硯、紙等物的追捧則越來越熱烈,而與書法相關的周邊色彩也是越來越豐富了。這一切,隨著《硯譜》的梓行,達到了一個新的頂點。
唐初以來,天下大定。文風日盛。文化氣息較之以前歷代,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盧鴻所制地各種硯式既富自然之美,又充滿了文人墨客獨有的詩情畫意,與尋常匠人所做的規格硯式絕不相同,一出現便令世人傾倒。《硯譜》一書中對各種硯石質地、石品、制硯、樣式等極為詳細的說明,將硯由一種簡單的文房工具一下子提升為一種可以觀賞、可以把玩、可以歌詠、可以收藏的藝術門類。受此影響,大量的文人墨客對硯興趣大增,一發而不可收拾。更推動了其他各類文房的樣式翻新。如水盂、水滴、筆架、墨床、鎮紙、臂擱等等。門類眾多,方興未艾。
其後盧鴻來到長安,先是詩詞引起贊聲一片,其後在魏王府上,狂草題壁,技驚四座。魏王以碧紗籠覆之,更增加了一份神秘色彩。最為天子推崇地一代書法名家褚大人。據說對盧鴻傾倒已極,在他書房中,便掛了一套由盧鴻手書地四體書法四條屏。前幾日,褚大人更得了一套據他所稱地“神品”,是盧鴻一卷精心書寫的真書。這卷書法若不是其至親至近之人,絕無可能一飽眼福。最後還是皇族中有人終於軟磨硬泡,派人到褚府響拓了幾件出來,才令人有一睹芳容的機會。
雖然摹拓的書作。較之原作相差甚遠。但也足以讓人歎服。盧鴻這卷真書,其書風較之前人書跡大不相同,開合大度。氣態雄強,令本來就崇尚法度的唐人一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