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 (第3/5頁)
炒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
羲軒造書契,今始歲五千;
以我視後人,若居三代先。
俗儒好尊古,日日故紙研;
六經字所無,不敢入詩篇。
古人棄糟粕,見之口流涎;
沿習甘剽盜,妄造叢罪愆。
黃土同摶人,今古何愚賢;
即今忽已古,斷自何代前?
明窗敞流離,高爐爇香菸;
左陳端溪硯,右列薛濤箋;
我手寫我口,古豈能拘牽。
即今流俗語,我若登簡編;
五千年後人,驚為古斕斑!
寫完把筆一扔,對聽到笑聲跑進來的洗硯說:“洗硯,一會你到盧安的紙坊那說一聲,讓他給我印一批書稿箋紙來,少爺我,想寫點東西。”
第一章 初抵鄭府
貞觀十二年,范陽。
車粼粼,馬蕭蕭。
一隊行人,擁著數輛馬車出了盧府,自范陽城南門出了城,沿官道向南而下。
這車隊正是南下滎陽行納彩之禮的盧鴻一行。
此時正是陽春時節,大路兩旁巨木成蔭,綠意濃濃。遠遠的山莊田舍之中,一片片桃紅李白,掩映著楊枝柳條,一派春光燦爛。
盧鴻坐在一輛馬車之中,臉上帶著淡淡的笑容。
自上次書房之中開悟之後,盧鴻覺得於制學之道,心念忽然活潑起來,再思索學業疑難,多有所得。而言行舉止,卻也少了幾分往日的跳脫胡鬧,隱隱地便有了幾分溫溫士子的氣質,就連盧祖安也頗為嘉許。
此次南下滎陽納彩,盧祖安自然是千叮嚀萬囑咐,要盧鴻無論行止言談,定要恪守禮法,不要墮了盧家的面子。
納彩乃是盧鴻一位族叔帶著盧鴻前去。除了納彩應有之禮以外,因滎陽鄭家乃是有名的詩禮傳家,家學傳承,海內獨步,因此盧鴻特特地準備了一套文房四寶。尤其是那硯,乃是盧鴻精選了一塊下巖北壁石,制的一塊蘭亭硯。數年前唐太宗得右軍真跡蘭亭序,嘆為奇絕,命有司摹拓多件,並命朝中善書臣子分別臨寫。蘭亭序名動天下,蘭亭雅集,也成了士林傳說的逸事掌故。這方蘭亭硯,便是在硯上刻有蘭亭修禊的諸般情景,精雕細作。硯製成後,實在讓盧祖安感嘆了一回。若不是要拿來當禮物給兒子定親,怕是又要二話不說就搶走了。
除了這蘭亭硯,盧鴻又讓奚老大制了一批書簡、錦囊、松月、山居等等花式硯,文氣十足,自然精美,專門準備用來討好老婆大人的長輩親朋以及閨中姐妹的。
這滎陽素有“東都襟帶,三秦咽喉”之稱,所謂“群峰峙其南,邙嶺橫其北,東擁京襄城,西跨虎牢關”,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且北據鴻溝滎口,為當代水運機樞,四通八達,經濟繁榮,自漢以降即稱為“天下名都”。
盧鴻一行緊趕慢趕,數日之後,才到了滎陽城內。只見這滎陽城甚是繁華,人流不息,比之范陽,更有不同。
早有家人先行到鄭府通報。待到一行人到得鄭府,迎了進來,盧鴻叔父和鄭桓寒喧數句,盧鴻這才拜見了自己這位準丈人。
鄭桓五十多歲年紀,身量不高,甚是富態,面色白晰,卻生得一幅好鬚髯,言語溫和,自有一番風度。鄭桓自己未曾出仕,兩個兒子卻都謀了仕途,平時不在身邊。只是此次因盧鴻來行納彩之禮,鄭柔為鄭桓收養,便是家中女兒,因此兩個哥哥也都告假回來,其中自然便有盧鴻的姐夫鄭昭道。
此時兩位大舅哥都在堂上,盧鴻自然也要一一拜見。那鄭昭道不必說了,二舅哥名叫鄭昭德,前幾年時中了科舉,現下在洛陽任個閒職。鄭昭道、鄭昭德見了盧鴻都頗為親熱,只是當著鄭桓不便敘話,只說了幾句客氣話便各自站在鄭桓身後,聽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