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天派流浪的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禪心竟不起,還捧舊花歸。
李冶就此沉封初戀,不久,對時任江州判官的閻伯均有了好感。當閻伯均轉赴浙江剡縣任職時,李冶一掃女性羞澀之態,寫下《送閻二十六赴剡縣》表白:
流水閶門外,孤舟日復西。
離情遍芳草,無處不萋萋。
妾夢經吳苑,君行到剡溪。
情人重相訪,莫學阮郎迷。
只是,閻伯均對此鮮有反響,李冶的這份愛戀便隨著歲月的流逝,不了了之。
後來,李冶鍾情於朱放,為之寫下《寄朱放》:
望水試登山,山高湖又闊。
相思無曉夕,相望經年月。
鬱郁山木榮,綿綿野花發。
別後無限情,相逢一時說。
那時,朱放時任江西節度使的參謀,對李冶的追求動了心,予以接受,兩人有了一段幸福的熱戀。
熱戀之中,李冶亦深情款款地向朱放傾述相思之苦《相思怨》:
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
海水尚有涯,相思渺無畔。
攜琴上高樓,樓虛月華滿。
彈著相思曲,弦腸一時斷。
遺憾的是,這段熱戀並沒有升溫,後來兩人中斷聯絡,戀情無疾而終。
自此,歷經這些滄桑情感經歷後,人到中年的李冶毅然放棄了追求愛的權利,選擇了一生未婚的單身生活。
,!
有名的代表作《八至》就是她這一時期寫下的:
至近至遠東西,至深至淺清溪。
至高至明日月,至親至疏夫妻。
建中初年,唐德宗知悉李冶未婚情況後,動了收入後宮的心思,便詔令李冶回到京都長安。
那時李冶居住在廣陵,無奈之下,寫下有名的七律《恩命追入,別廣陵故人》後,應從赴闕:
無才多病分龍鍾,不料虛名達九重。
仰愧彈冠上華髮,多慚拂鏡理衰容。
弛心北闕隨芳草,極目南山望舊峰。
桂樹不能留野客,沙鷗出浦漫相逢。
這樣的後宮生活,是李冶不期望的。不過,就是這樣籠中鳥的狀態,也沒有幾年。
建中四年,也就是公元783年,發生了震驚朝野的"涇原兵變",將領朱泚被擁立帝,改國號為漢,唐德宗匆促外逃,沒有帶走李冶。
李冶被朱泚俘獲後,被責令寫詩歌頌新朝。李冶無法抗拒,只好依樣畫葫蘆寫下天不歸心、祥瑞頻現之類慣常套路的頌詩交差。
誰知,就是這些頌詩,讓李冶走上了不歸路。
因次年七月,大唐猛將李晟剿殺了朱泚,迎唐德宗還朝,唐德宗對李冶上詩叛將根本"不諒其情",怒斥為背叛,遂令撲殺之:
"汝何不學嚴巨川?其尚有詩曰:手持禮器空垂淚,心憶明君不敢言。"
弱女子李冶來不及申辯,即被亂棍打死,卒年54歲。
大唐首席女詩人李冶就這樣香消玉殞。
二、薛濤:獨創"薛濤箋"寫詩、擔任第一女校書的大唐第一才女
公元768年出生於京都長安官宦家庭的薛濤,字洪度,天資貌美,通音律,自小得到父親薛鄖的垂愛,視為"掌上明珠"。在父親的悉心培養下,小薛濤8歲時就展露過人天賦,長於詩詞,且能言善辯。
一次,父親在庭院的梧桐樹下乘涼,隨口吟了一句:庭除一古桐,聳幹入雲中。小薛濤當即對上:枝迎南北鳥,葉送往來風。
薛濤小小年紀顯露出來的才華讓父親薛鄖欣喜之餘,自此更加用心培養。由此,薛濤得到良好教育,不僅精通琴棋書畫,還著有《錦江集》,創作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