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如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卻只有幾場。

一是張承志先生的。一個秋日的下午,他在三教最東邊的一個大教室,201或301,以考古學者的身份講西北草原。能夠容納100多名學生的教室被擠得水洩不通,不少路過的人從門外踮著腳尖,透過一群人腦袋的縫隙,想要往裡看個究竟。對於中文系的學生來說,張承志的形象非常高大,是一個以筆為旗抵抗流俗的鬥士。以是,當我在教室裡第一次看見他本人時,非常驚訝。一箇中等個子的中年人,衣著樸素,頭髮稀疏,尤其和我在書上照片看到的年輕時的濃密不同。這一場考古學講座的內容如今在我腦海中只餘下個標題的大概內容,而張承志黝黑的面板、平實的語調和捲曲的頭髮則時時浮現眼前。

二是王蒙先生的。這位曾經當過文化部部長的“五七”一代老作家,對中文系的師生很有吸引力。或許是為了避免擁擠,座談被安排在五院中文系的會議室,有幸參與的差不多都是中文系師生。我又一次感覺到想像和現實的錯位。王蒙,這樣一位充滿睿智和幽默、文筆如長江大河奔流不息的長者,就是眼前這位其貌不揚不聲不響的乾瘦小老頭嗎?那一天他的興致好像不高,幾乎沒說什麼,他的話,我是一句也想不起來了。

三是餘華先生的。聲勢很大,被安排在一教的101,一個可以容納400多人的大階梯教室。但還不夠大,講臺左右和門口內外都擠滿了人。作為先鋒作家的主將,餘華的外貌並不先鋒,壯健的身軀,飽滿的面龐,雙眼炯炯有神。談話比較幽默,同學提問踴躍。講座結束後,爭相合影者眾。遺憾的是,我那一天的合影相片,不知何時無影無蹤了。

四是李歐梵先生的。是一個冬天的夜晚,在新落成不久的理科教學樓一樓的某個大教室。由本系的陳平原教授擔任主持。李歐梵先生其時是大名鼎鼎的哈佛教授,那天的講座以老上海三十年代的月份牌為主要內容,放了許多幻燈片。當時,他那本後來反響很大的《上海摩登》大約已經完成英文稿。不過還在讀本科的我並不清楚其治學理路,只留下一個文質彬彬的學者印象。更加意料不到的是,幾年之後,我能和他在香港再會,併成為他的學生——許子東教授——的學生。

電子書 分享網站

侯桂新:底氣(3)

外校的學生常常跑到北大來追星。對於北大自己人來說,只要你有意,隔三差五總能見到各行各業的社會名流。見得多了,漸漸習以為常,在不斷拓寬視野開闊心胸的同時,不知不覺間打破了偶像崇拜的心理,從而有意識地尋找自己的定位。北大精彩紛呈的校園文化對學生的薰陶,這一點應是最大的功用之一。

1998年5月4日,北大百年校慶的日子,空中微微飄著雨絲,我在微雨中沿著未名湖北岸散步。不經意間,一輛中巴無聲地從身邊駛去,車窗內一張熟悉的臉龐一閃而過。好幾秒鐘後,我才意識到,那是###總書記參加校慶來了。我一邊想著剛才看得太不清楚,一邊繼續沿著湖邊散步。

相對於這些不時光顧的外來名人,北大校內則是名師薈萃,文采風流。“漂亮的女生”無時不有,而“白髮的先生”更是北大的價值所在,可遇而不可求。予生也晚,進入北大已是二十世紀末,前輩師長津津樂道的一些“北大舊事”——諸如在王瑤先生的菸斗薰陶中增長學問,在未名湖畔追隨宗白華先生進行“美學散步”,在大禮堂前將時任副校長的文化泰斗季羨林先生當作校工、讓其幫忙看管行李等——已無由得見,只能從口耳相傳的各類軼聞中懷想當年。經歷過五四時代的老先生們大多仙逝,王力、吳組緗等教授都只聞其名了;碩果僅存的幾位也早已遠離課堂,深居簡出,輕易不得相見。

當然,真要想見這些“活著的傳奇”也不難。以個人名義請教學問、以社團名義邀請

遊戲競技推薦閱讀 More+
重生從兩百塊賺到全球鉅富

重生從兩百塊賺到全球鉅富

康臨
一覺醒來重回2006。</p> 各位書友要是覺得《重生從兩百塊賺到全球鉅富》還不錯的話請不要忘記向您QQ群和微博裡的朋友推薦哦!</p> 重生從兩百塊賺到全球鉅富:</p>
遊戲 連載 47萬字
桃花微雨再逢君

桃花微雨再逢君

一意孤行
遊戲 完結 13萬字
重生之輔警的逆襲

重生之輔警的逆襲

孤獨的小禹
關於重生之輔警的逆襲: 一名工作二十多年的輔警趙天宇在一次處警中意外犧牲,鬼使神差的重生重新回到了二十多年前自己剛剛結婚剛剛做輔警的時候,重生之後的趙天宇有了另一種不一樣的人生,從此逆天改命開始了自己的逆襲之路。
遊戲 連載 420萬字
千古命格之都市傳奇

千古命格之都市傳奇

不是就是
遊戲 完結 36萬字
千年的邀約

千年的邀約

浪劍飛舟
遊戲 完結 6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