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堯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
1線溝:兩家土地接壤處的界溝。
上邊例子足以說明,劉洵是個有才華、有學問、有膽識、有能力的棟樑之材,但卻一生種田捕魚,連個官府當差也未混上,因為他沒有關係。
凡貪官汙吏,無不大興土木,他們以興建工程為由,到上邊去索,到下邊來斂,搜刮聚斂來的錢財,真正用於工程者十不六七,餘者皆入私囊,還為自己豎了碑,掛了匾。
凡貪官汙吏,無不心狠手辣,賣孩子哭瞎眼的錢,他們也忍心貪。一場大的自然災害過後,上級撥下了救濟款,賑濟百姓者為數寥寥,大部分下了他們自己的腰包;從外地調來了賑災糧,他們摻沙使水後才分給百姓,多餘部分歸個人所有。久而久之,這些貪官汙吏形成了一種逆反心理,希望天災人禍愈頻愈好,這樣才有機可乘,大撈油水。
江漢平原,水流密佈,河網縱橫,因管理不善,多年失修,幾乎每年都有江河泛濫成災。官府以修河治水為名,頻頻向民間攤派糧款,歲歲徵收,水不見治,災害倒反愈來愈甚,官吏們則一個個大腹便便,腦滿腸肥。
縣令趙某1,揚言欲為民興利除弊,擬就計劃,同時修一座三里橋,治一條五里溝,工程可謂浩大矣。他一方面多次跑夏浦,奔郢都,申請了巨額工程費用;另一方面派人到民間去橫徵暴斂,敲骨吸髓。結果如何呢?只在城南三里處構築了一座七尺寬、不足兩丈長的石板橋,是為&ldo;三里橋&rdo;;在城東五里處,徵用民工於溝谷中鋪了一段十丈長的泥沙路,這便是&ldo;五里溝&rdo;了,難怪百姓們會憤恨地咒罵道:&ldo;修橋鋪路活該死!&rdo;……
--------
1景博民的前任縣令。
在鄂渚,不打情,不請客,不送禮,針鼻大小的事,也休想辦成一件。為了辦事,人們紛紛行賄。受賄者的胃口愈來愈大,賄賂的規格因而也愈來愈高,由衣食住行之所需,直至金銀珠寶。單以刑事罪犯而言,只要花上足夠的金錢,該捉的可以不捉,該關的可以不關,重罪的可以輕判,殺人者亦勿需抵命。
這半天,屈原一心只在慷慨陳詞,竟忘記了觀察景博民的神態與表情。他講完了腐敗的風氣,正待轉向艱難的民生,忽聽砰的一聲響,抬頭看時,景博民仰身跌翻在地!……
第一五章 鄭袖弄權 碧霞進京
透過日益頻繁的接觸與交往,鄭袖愈來愈清楚地意識到,欲征服佔有屈原,並不像自己先前想像的那麼易如反掌。每次相見,他既熱情洋溢,又彬彬有禮,總跟自己保持著相當的距離,從不肯越雷池一步。雖說男人如貓,貓無不吃腥,但鄭袖卻不敢像對待一般男人那樣對待屈原。她曾這樣分析過:屈原正當青春年少,遠離妻室,熱血奔湧,激情澎湃,這熱血與激情必匯作無法抑制的衝動,懷有這種衝動的人和獸,猶似餒虎,正飢腸轆轆,見了獵物,豈有不捕而食之之理!而且屈原是位學問淵博的美男子,他的感情較常人不知要豐富多少倍。基於這種分析和認識,鄭袖也曾試圖按照常理,用征服一般男人的方法來征服屈原,諸如輕薄,戲謔,賣弄風騷,暴露女人身上的某些要害部位等等,非但無效,反而惹他反感,招其鄙薄,致使其一度避而不見。鄭袖素來十分自信,她不是那種一遇困難和挫折便心灰意冷,自暴自棄的女人,她既剛烈,又柔韌,有一股子拗勁和執著精神,凡她要走的路,要做的事,不達目的,誓不罷休!而且欲征服佔有屈原,固然亦有肉體和精神上的迫切需求,但更主要的還是把他當成一種工具,一種武器,藉助於他的力量達到廢嫡立庶的目的,最終讓自己的寶貝兒子子蘭繼承王位,以保自己終生左右荊楚。為了達到這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