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聖者摸摸頭 (第3/5頁)
隔壁家的碼字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很高。
都是部落林立、一盤散沙,都是周邊有兩個強大的勢力。
最終北歐被十字同化,蒙古被中原和新月文化同化,兩兄弟最終凋零。
唯獨同化能力極強的新月,一千多年後依舊生命力旺盛,21世紀了還準備讓女王改信,把白金漢宮改成清o寺。
想想都有點離譜。
馮道夫努力從腦海裡的歷史中總結,得出了一些收穫,清楚了對於發展一個勢力來說,物質建設重要,精神建設也不能落下。
人之所以有兩隻手,就是因為毛蘿抓,御姐也要抓!
艾歐教的底子打的很好,距離飛速擴張,只差足夠的糧食來傳教。
糧食需要更多的土地,需要化肥和高產作物。
化肥暫且有了計劃。
只有高產作物沒轍,都在美洲,隔著個大西洋。
所以這些挪威人就變得重要起來。
馮道夫看向了這位挪威氏族首領。
挪威的森林、煤鐵、水利資源不算什麼。
馮道夫最看重的是挪威的航道。
一條從挪威的卑爾根港口出發,沿著法羅群島-冰島-格陵蘭島-紐芬蘭島-加拿大的美洲航道!
這是以中世紀早期的造船技術都能通行的航道!
為了美洲的那些作物,馮道夫已經下定決心要參合進挪威的事情來。
先收這幫人的心。
就算知道他們肯定在野外還藏著族人,馮道夫也像是不知道,給他們安排工作。
工作之前先吃飯。
最近採購了不少物資,僱傭的信徒也在努力幹活,餐具餐桌都不缺。
幾個諾斯女信徒當廚娘,有的在篝火上烹飪整大鍋的燉菜,有的在做麵包,有的在配置麥粥和牛奶,雖忙但顯得井井有條。
馮道夫拿出了銅哨:“集合!”
嗶——
伴隨著急促的哨聲,工人和童工都紛紛前往長屋門口集合。
開始還很雜亂,但沒一會就在互相提醒下列隊成功。
10人一隊,總共10隊。
小半是僱傭的成年工人。
大半都是童工。
這些新多出來的孩子,來自附近的農夫,以及諾斯鎮信徒的親朋。
他們看著第一批童工的待遇不錯,吃得好還受聖者薰陶說話都有條理許多,心動之下找到了馮道夫。
馮道夫來者不拒,順帶包裝成了艾歐教的福利待遇。
信徒們省事省錢,也更加認可自己祈並者的身份。
馮道夫雖說付出了食物,但能讓新一代集中在麾下教育,不光能更好的培養新生代,還能遮蔽原生家庭的影響,一舉多得。
孩子的可塑性要比成年人強多了。
列隊整齊度、速度都要超過成人方隊。
“1,2,3,4。”
“12,34。”
小隊長喊著號子。
孩子們步伐一致,隊伍整齊的來到了門口。
這一幕落在了最後面的威利眼中,眼珠子都要圓瞪:“這是要從小就開始訓練軍隊?”
就算大腦裡沒有這個概念,以威利的聰明也能看出這種組織度代表了什麼。
不說別的,光是馮道夫拿錢給孩子們定製統一的保暖厚制服。
這種統一制服的視覺衝擊力,就足以震撼他人,也讓威利隱約感覺到了馮道夫的野心。
馮道夫注意到了但沒有在乎。
他掃了眼蹭到的戰術經驗,一臉笑意的來到了前頭。
拿著大木勺,馮道夫親自給每一個人打飯,還時不時說一下鼓勵誇獎的話。
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