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分歧 (第1/2頁)
天山下七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初步鑑定,郭嘉玩真的!
不過李傕仍不能給予對方自由,如今他和賈詡的計劃正是關鍵時刻,萬一郭嘉橫插一槓,很可能會橫生變數。
於是,他大方送了郭嘉一座府邸,好生養著。
郭嘉目送李傕離開,眼中閃過一絲異彩。
這次長安之行雖然橫生枝節,結果卻不算太差。
獨到的洞察力,深沉的心機,懂得取捨,果決的性格,敢於實施具有一定風險的計劃,這樣的主公似乎不算太差,至於其他還有待觀察。
“公子,李傕便這麼將咱們囚禁在此地了?”郭博一臉鬱悶,當初他便極力反對來長安,如今看來他【郭文傑】的想法是對的。
郭嘉攤手,一臉無奈道:“現在看來是這樣。”
郭博想了想道:“也罷,如此一來便不愁吃穿了。”
郭嘉:“???”
他當初給這小子起名“郭博”,有取自博學多才之意,如今卻是有些後悔了。
——
冰雪融化,解封的不僅僅是大地萬物,更有無數炙熱的野心。
天氣剛剛轉暖,早已枕戈待旦的馬騰便迫不及待起兵,高舉“清君側”大旗。
古人云,名不正則言不順,哪怕是編造,也要給自己找個冠冕堂皇的理由,何況馬騰的確是應詔起兵。
幾天後,八百里加急的軍情傳至長安城內。
“馬騰降而復叛,眾卿以為當以何人為將領兵剿賊?”
劉協雖然還很年輕,但惡劣的環境造就了他傑出的演技,幾乎可以以假亂真。
他這是為免馬騰兵敗後連累自己,於是表現出局外人的姿態。如果計劃成功,他可以順勢收權。
如果最後失敗了,他也可以撇清關係,再作籌謀。很顯然,這位年輕的天子已經初具帝王心術。
劉範等人亦是表現出驚惶不安的姿態,與劉協相得益彰。
李傕看得暗自佩服,這位少年天子的的表演能力幾乎能與他比擬,如果生在國家安定的時代,應該會是個傑出的帝王。
他上前一步,拱手道:“啟稟陛下,臣保舉郭汜為將,樊稠為副,同時抽調張濟所部一同出兵。”
“准奏。”
劉協點頭,雖然結果令他有些失望,但他幾乎是沒有絲毫遲疑便應允了。不過,他更希望李傕親自掛帥出征,這樣一來長安方面即可便宜行事。
但這顯然是奢望,西涼軍必然要留一個主將坐鎮長安。
“郭汜,樊稠聽封。”
“臣在。”
“封郭汜為徵西將軍,樊稠為鎮西將軍,張濟為平西將軍,郭汜為將,樊稠為副將,李利為先鋒,各領本部兵馬前往平定叛軍。”
“臣遵旨。”
二人紛紛領旨,旋即退出大殿前往軍營調兵遣將。
半道上,郭汜忽然停下腳步,斜眼看向身旁的樊稠:“你可別忘了歸還張濟的兵馬。”
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原本前段時日兩人還有過一段時間的蜜月期,可隨著郭汜的夫人橫插一槓,兩人如今已是形同陌路。
“自然。”樊稠臉上雖然在笑,心裡卻已是怒火中燒。
他給了郭汜那麼多好處,如今這廝卻要過河拆橋。
再者,如今他的兵力已經勝過了郭汜,憑什麼還排在這廝後面,難道就因為他是李傕的兄弟?
樊稠不禁想起心腹楊定所說的話,同是董相國的舊部,為何李傕便能凌駕眾人之上?
這次的叛亂也許是個機會……
——
“魚餌已經灑下,就看魚兒會不會上鉤了,文和,此戰你也隨軍吧,免得郭汜敗了。”
還是那座小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