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洞察 (第2/2頁)
天山下七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那人是益州牧劉焉之子,左中郎將劉範,劉子容。”
“原來是皇室中人,這就不奇怪了。”李傕緩緩落子,臉上露出一許笑意。
“將軍可是懷疑此人?”賈詡今日並未參與朝會,是以不知道劉范進言之事。
但他的洞察力很強,僅僅只是聽說對方的官職,再聯想李傕的反應,很快就摸出了個大概。
李傕笑道:“咱們這位小皇帝可不是個安分的主,其有秦皇漢武之志。”隨即將今日朝會發生的事告知。
始皇帝嬴政,漢武帝劉徹,兩個雄才大略的君王,他們之間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年少時期都經歷過大權旁落的局面。
李傕用二人做對比,用意不言而喻。
賈詡沉吟道:“羽林軍已經傷亡殆盡,如今天子手中僅剩區區幾千人馬,靠這點人馬想成事絕無可能。”
“所以,他們需要藉助外力。”李傕點頭,隨即又落一子。
“袁紹初入冀州,北方仍有公孫瓚虎視眈眈,不會在這時候出兵,袁術,曹操鞭長莫及,劉表劉焉之流更是遠在千里之外。”
“那就只有……馬騰,韓遂。”
兩人一唱一和,將劉協還沒來得及啟動的計劃分析得清清楚楚。
一旁的李暹暗暗抹了把額頭上的汗水,心中驚駭得無以復加。
這兩個老狐狸著實可怕,還好他是自己人,不然若是與之為敵,恐怕死都不知道怎麼死的。
“文和之才,稱得上當世一流。”李傕由衷讚歎,自己能看出這一點是因為知道大概歷史程序,可賈詡卻只是看到了蛛絲馬跡,便推斷出大概過程,這份智慧堪稱恐怖。
“將軍過譽了,在下終是輸了。”賈詡卻答非所問,提起棋局的事。
李傕聞言不禁苦笑,他哪裡看不出來這是賈詡故意讓著他的,兩人下了一上午,要是一盤都沒贏豈不是難堪?
賈詡又道:“將軍就這麼肯定劉範別有用心麼,也許他是見我西涼軍勢大,故而表露出善意。”
“文和莫非是在考我?”
“在下只是心中有惑。”
“劉範是劉焉長子,其父掌管著巴蜀天府之國,手握十萬雄兵,這樣的人需要巴結我西涼軍麼?”
李傕想到劉範原來的下場,不禁嗤笑出聲。
作為嫡長子,益州未來的繼承人,不想辦法回去繼承偌大的家業,反而是跑到外面攪動風雲,最後落得身死的下場,這人的智商有待商榷。
“將軍打算如何應對?”
賈詡再次對李傕刮目相看,這份洞察力還在當年的董卓之上,心中的歸屬感也愈發強烈。
“文和,可記得自追隨相國進京後,我等多久沒有回西涼了?”
話外之音盡顯無遺,李傕的目光赫然已經投向了西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