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1部分 (第4/4頁)
知恩報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德府兩位皇弟的先後薨逝,自然而然便被大多數人忽略了過去。民間那些茶館酒肆之所,人們感慨碰上好年頭的同時,口中卻是多了一個名詞——仁宣盛世。
平生有幸,逢盛世。
尾聲盛世朱門
南京城的西皇城根有一條不顯眼的小街,然而,但凡本地人,幾乎就沒有不知道這兒的。
雖說自宣德初年開始南京屢屢地震,但自從那位貴人來到南京定居之後,這地震竟是奇蹟一般地無影無蹤。這條小街上那戶大宅門的主人曾經被人稱作定海神針,只如今地震都沒了,少不得又多了一個震地太歲的綽號。但不管如此,這一條普普通通的太平街已經成了整個南京城最傳奇的地方。
誰都知道,如今大明天字第一號世家便是張家。英國公張輔如今已經九十有二,卻依舊精神矍鑠,如今早已不再管事,取而代之的是嫡子張忠出任右府左都督,他只在家裡坐享天倫之樂。張輔的兩個嫡親弟弟都是名聲不顯,而本家兄弟子侄中卻有好些大名鼎鼎的。從弟張信官至四川都指揮僉事,二子一襲世職,一至國子監司業,可謂是清貴和軍職都佔全了;從弟張攸封陽武伯,如今爵位是次子張起承襲,長子張超積功累進都指揮使。只是,除了英國公之外最顯赫的另外一支便是這太平侯。
佔據了整座小街的就是太平侯府。掛著太平侯三個字的金漆牌匾乃是宣德皇帝朱瞻基親筆所題,底下赫然蓋著御寶。因此,這三間五架的正門自然是長年封鎖,就連王公貴戚前來,也往往都是側門出入。此間主人張越永樂年間科舉入仕,七年而任封疆大吏,越三年而入六部,在宣德帝駕崩之時封太平伯,致仕時還只是五十出頭,卻又進了太平侯。相較於曾經獲得的種種高官顯爵,主人翁對於太平侯這個爵位極其喜愛,更是自封了一個太平居士的雅號,如令人都稱一聲張太平。
時至今日,坊間民眾對於張越的傳奇仍然是津津樂道。張越歷經永樂、洪熙、宣德、正統四朝,建立功勳無數,能文能武,而最要緊的是,他是南京最大的私辦學院一一金陵書院的大力支持者。不單單是他,其師杜楨當日告老致仕之後,也差點被金陵書院誠邀出任山長。他雖婉言謝絕,可卻常常前往講課以及主持學生激辯,但凡是來過書院遊學參觀的,幾乎都見識過這位內閣大臣的風采。如今翁婿倆全都是金陵書院的常客,這也使得金陵書院多年秸孱江南第一民辦書院。
“廢除殉葬,開辦學校,發展貿易,推行殖民……比起這些,我這輩子幹的最英明的事,其實是讓宣宗皇帝多活了十年……只沒想到他看著這麼好的身體,竟然比我走得早!”
這天要一大早,一個人在書房中看著方敬和張菁從海外捎來的信,張越忍不住嘟囔了一句,旋即懶洋洋地靠在椅背上,呆呆地看著天花板出神。也不知道過了多久,他才被一陣細碎的腳步聲驚醒,一低頭,卻見一個人影撲了過來,笑嘻嘻地抱住了他的胳膊。
“外公,外公!”
“咦,七七,你什麼時候來的?”
“外公,我今天剛到,緊趕著就先來看你,我夠孝順吧!”
看著長相甜美的小外孫女仰頭,張越不禁寵溺地揉了揉她的腦袋,隨即便若有所思地舒了一口氣。不知不覺,連這個最小的孫輩都十歲了,正是和自己剛到這兒時相同的年齡。回過神來的他低頭一問,得知是自己的麼女把孩子送了過耒,不禁笑著問道:“那你娘人呢?是先去看你外公了?”
“我在這兒呢,您只顧著看外孫,哪裡顧得上我!”
瞧見門邊上站著一個年輕少婦,藕合色對襟衫,白絹挑線鑲邊裙,頭上珠花斜綴,眉眼間並不用多少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