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儒勒·凡爾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看來,愛德華&iddot;莫羅先生對最近這次發生在那納&iddot;薩伊布和英國政府軍隊之間的戰鬥仍心存疑慮。對這件已經確定無疑的事,他居然仍不相信,是否有些過於固執呢?
一切都會水落石出。
第十章 傷心的旅程
烏德王國以前是半島上最為重要的領地之一,現在它仍是印度非常富有的一個地區,但烏德的歷代領主卻有強有弱。一八五七年二月六日,軟弱的瓦扎德&iddot;阿里察把烏德王國拱手讓給英國。我們看到這幾乎就發生在起義爆發前的幾個月,正是這個地方遭到了暴動兵野蠻的屠殺,隨後又接受了最嚴厲的鎮壓。
從這時起,有兩座城市成了最令人傷感的地方,它們就是勒克瑙和坎普爾。
勒克瑙是烏德王國的首都,而坎普爾是王國最主要的大城市之一。
莫羅上校一心想去的正是坎普爾。沿著恆河右岸,穿過一大片栽滿木蘭的平原後,我們於五月二十九日上午到達這座城市。這兩天來,鋼鐵巨獸以每小時三古裡的平均速度,從安拉阿巴德行駛了二百五十公里之後來到了坎普爾。
這時,我們離出發地加爾各答差不多已有一千公里遠。
坎普爾約有六萬人口,佔據著恆河右岸一條五英里長的地帶。這座城市裡也有一個軍營區,駐紮著七千士兵。
坎普爾雖然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城市,甚至可以追溯到公元六年,但遊客在這裡根本找不到什麼值得一看的建築物。我們雖然也不是出於好奇而是完全為了滿足愛德華&iddot;莫羅先生的心願才到坎普爾來的。
五月三十日這天一早,我們就離開了宿營地。邦克斯、奧德上尉和我跟在上校和馬克&iddot;雷爾中士後面,走在那條通往痛苦的路上,愛德華&iddot;莫羅先生想對坎普爾作最後的道別。
下面這些話都是邦克斯告訴我的,而我認為有必要讓大家都知道。
&ldo;在烏德王國歸順英國時,坎普爾還有大量的皇家駐軍,但到暴動初期,卻只剩下兩百五十名皇家士兵,對方卻擁有三千步兵團,即第一、第五十三和第五十六兵團,外加兩個騎兵團和一個孟加拉的炮兵團,而且在坎普爾還居住著相當多的歐洲人,職員、官員、批發商以及勒克瑙第三十九皇家軍團的八百五十名婦女和兒童。&rdo;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