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頁 (第1/2頁)
吃吃湯圓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當即就去街市上先找了個中人,讓他在酒樓附近尋摸房子。
臨安城裡因著房價太貴,租房大為興盛,連宰相都要租房住。有些祖居臨安城的居民,單是靠著這賃房錢就能大賺一筆。
因著得來太容易,還被人稱作「痴錢」2,意思是痴呆都能賺到的錢。
很快被恆夫人尋摸到,原來恆家酒樓背後這條巷子裡有一戶人家的房子正在出租。
這戶人家是一個沒落了的宗室子弟。
本朝綿延至今,一開始尊貴的宗室子弟因著繁衍生息也逐漸沒落,只不過有個趙姓的國姓,論起門第財富有些連富庶員外都比不得。
這戶趙姓宗室應當也是如此,將祖上留下來的院子隔開兩半,自己家裡住西邊,將東邊一面拿出來租賃。
恆夫人拉著曼娘來瞧房子,她倒很滿意,大宋規定「庶人舍屋,許五架,門一間兩廈而已」1,而這戶人家因著是宗室的便利不用受那些拘束,因而房屋修得高房大舍,天花板上覆櫬著考究繁複的鬥八,氣派得很。
趙家當家娘子在旁覷著她們穿衣打扮華貴,心道這一波生意穩了,因而自誇自耀:「不是我說,我家爺在衙門還當著差哩,又有皇親的身份,尋常宵小不敢來門上侵擾。」
這卻說到恆夫人心坎裡去了,她就不放心曼娘獨身一人在臨安,如今能有個門戶依靠,自然是大好的,因而不顧曼娘反對三下五除二便想定下這門租約。
趙家當家娘子心裡歡喜,忙上前趁熱打鐵:「我也是喜歡這小娘子生得水靈,有心要做這單生意,你們若租,我便寬限三日的修整日子不收你租金。」
這話一出,恆夫人還沒說什麼,曼娘先皺起眉頭:「夫人這話我卻聽不懂了,《宋律》有云:賃房且有五日的修移之限,第六日才可收租。怎的夫人只給我三日?」
原來對方不是鄉下土包子。
趙家當家娘子心裡一緊,賠笑道:「小娘子性子忒急,我說得是住進來時三日,搬走時兩日,這加起來不正好是五日?算不得違律。」忙將那想佔便宜的心思收斂起來。
「那便好。」曼娘上下打量她一眼,「夫人這院子可便宜些?」
先從氣焰上打壓對方,再細談自己條件,這是行商的道道,曼娘用這一招,竟然將賃金從十五貫每月談到八貫銀子,還要對方提供些胡床之類簡易傢俱。
饒是如此她掏錢的時候都覺得肉痛,如今酒樓正在擴張,她還想僱傭些大廚和跑堂呢,來去都要銀子呢!
恆夫人卻不高興,趙娘子走後立刻卸下笑臉:「你一個女子,口口聲聲談財,到底有失體面。」
曼娘一個頭兩個大:「娘!如今爹爹不在,您也趕緊回浦江去照應家裡生意可好?」
誰知恆夫人不打算走了:「浦江生意有你五堂伯和九堂姑照應,我這些天瞧下來,他二人為人謹小慎微又正直,每旬做了帳交給恆福看,他們互成犄角,我每旬看看帳冊便好。」
說著便招呼自己帶的婆子丫鬟拆行李:「我便住在臨安看著你,等你的終身大事有靠了我再走!」
饒是曼娘再不樂意也只能捏著鼻子應了:爹不在,大哥又失蹤,娘心裡正煩悶著,便是要上天攬月當女兒的也只能扶梯子。
好在她還能腳底抹油藉口酒樓要忙先行告退。
恆夫人果然是早有準備,帶了三個陪房六個丫鬟,一船行李,等曼娘晚上再歸家時,那間租來的小院已經燈火輝煌。
院內一個大水缸幾尾金魚在缸裡搖曳,尾巴拍得水花響,廊下掛著幾籠百靈、黃鶯兒,兀廊上一排牡丹芍藥在青瓷花盆裡含苞待放,灶房下熱水燒好,幾個丫鬟打起簾子,爭著搶著笑道:「大娘子回來了。」
曼娘目瞪口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