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顯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了。
&ldo;人在十八歲以前,其消費的費用從哪裡來?來自父母或撫養他的人嗎?&rdo;我突然想到了這個問題。
---------------
《非非國》第二章觸控未來(21)
---------------
張諾婭鼎女已經習慣了我時不時的跳躍式的問話,抿嘴一笑,告訴我說:&ldo;在推行消費期權制的頭幾年,人在年幼的時代,其消費旨用是由父母或撫養人提供,後來改由國家按照基本的消費標準提供數字財富。這樣,在我們國家就形成了養小不養老的約定。&rdo;
這倒奇怪,目前人類社會通行的福利制度,都是國家養老不養小,而在非非國卻相反,養小不養老。為探究箇中原因,我問:&ldo;怎麼會是這樣?&rdo;
&ldo;這體現了一種人文關懷精神。&rdo;張諾婭鼎女說,人不能自己養小,非非國裡的人們能自己養老。人在年幼的時候,沒有勞動能力而又處於成長時期,最需要關愛。而成人之後,他具備了創造財富的能力,他就應當創造積累財富,為自己養老所用。並且,養小不養老,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因為每個人享受國家的撫養待遇都是十八年的時間。而如果由國家養老的話,情況就大不一樣了,因為人的生命有長短之別,有的人可能只需要國家養老十幾年,而有的可能是幾十年。但在非非國,無論一個人活多少年,甚至活到二百歲,三百歲,他依然可以透過消費投資的積累來養活自己,生活得很好。
張諾婭鼎女的這番話,讓我茅塞頓開‐‐原來還可以這樣,既體現了社會公平,又體現了社會對下一代的關愛。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