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村落沉思 (第1/2頁)
宗參淵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鄧傑回家裡看了手裡書:
在一個小山莊裡,活著一批與世無爭的孩子們。他們不清楚,他們將要面對什麼,可是他們的內心是無比的堅定,對未來充滿了期待。這些孩子一天天長大,他們的兄弟情義,沒有與日俱增,而是在成長之後,變得脆弱不堪。
他們的分離,也許是世界變動所造成,也是中國文化一味退讓,所釀的惡果。這也是他們必然面臨轉折之痛。很多人都希望,自己可以有一個美麗的未來。可是,你要有一個未來,就要把人類遭遇的危機,病根找到,只有找到了病根,我們才有藥方,把當前的危機化解。
當一個問題,是我們普遍問題時候,你就要意識到,這就是你命中必須克服的難題。人不要太僥倖,總以為自己是那個幸運者。其實,你很難捲入不幸的旋渦裡,要麼從容地面對所遇之事,要麼被困難迷惑心智。這是,這批青年,迥異的選擇,他們之所以這樣選擇,也許是他們對待人生的態度,不一樣態度,養成別樣的習慣,也造就不一樣的人生。
小山莊裡,有不同人生,對他們來說,喜憂參半。喜的是可以過上更優越的生活,可是因此他們也成為世代更替的犧牲者。其實,有時候,我們無法選擇命運,當你遇到了,就是你這輩必須面對的難題。難題不會自然解開,需要你做過嘗試,才能看破人生本質。
愛情的變動性,是受到外來文化的影響。很多人,懷疑中國文化因此滅亡,大可不必擔心。他們真以為人是自我決定的能力,那你們太低估我們的祖先。
很多人總以為人類會死亡,可是他不太清楚人到底最核心的東西。人與人從來就不是跟身體交流,身體的交流,從來都是人類的從屬產物。
人類史不容易被身體控制,畢竟身體本身所蘊含的能量不足以掌控人類。人類的意識,只是心物交感的產物,他不是人類的本源,他只是人類交流的手段,依然不是我們的生命本質。生命的本質,是我們的直覺,他是與生俱來,不會因為,是不是人,而改變,只要你迴歸到初心來,世間一切都可以看的清清楚楚。直覺,只是天地萬物最開始的源頭,也是我們日思夜想的家園。其實只有回到本真狀態,我們才能算是回家了。迴歸,才能知本。
我們這一代,註定是要經歷太多事情。我們的童年活在淳樸的鄉村時代,在我們經歷前所未有的變化。這種變化,讓我們有點遊離。雖然之前的生活方式,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我們的潛意識依然讓我們迴歸到我們心靈的家園。
不要擔心世界會太動盪,其實人類翻不起多少浪。希望,世界靜下來,等待春光的中國人。
自古文化只有兩種,一種就是中國的心性文化,一種就是外物文化。在這兩種文化,形成了四大文化型別,一種純粹的心性文化也就是原始文明,二,心性為體,外物為用的中國文化,三是心性外物化的西亞文化,四是外物文化的遊牧文化。
四者之間存在大量衝突,絕不是簡簡單單可以區分開來。每個地方都存在這種四大型別人物。原始文明與遊牧文化漸漸稀少,依然存在少數人保留習俗。如今最大文化衝突,是中國文化與西亞文化展開的,這也是東方文化與西方文化存在正面衝突的根源。
人類的根本,以人為本,以民為本,以心為本。一橫一縱的混元世界,在絕對之中孕育人類的相對世界,這個世界橋樑便是人心。人心有從絕對中獲得能量,以及轉化為相對資訊的功能,所以我們每天可以煥發新生,活出新生機。
新時代,我們需要創造一些花樣,取代西洋文化所帶來的糟粕。近百年,中國文化處在一個轉型之中,那些心靈守護者,沒有得到重視。我們需要一些心靈守護者,把自己心靈美學帶到這個人間,讓世界重新領會自身的心靈世界。
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