瞎說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情大體落妥,只等著張炳卿去相親了。
[解說]然而,事情往往不由人去設想。這裡,張仁茂重複了二十多年前他父親的做法,用心比他父親更加深摯和堅決。張炳卿則遭遇了伯父二十多年前的情景,卻沒有伯父一般的執拗。一個是明白人做了糊塗事,一個是堅強者表現出軟弱來,兩人誰也見不到由於這特殊親情導致的失誤,將留給他們多麼大的煩憂和遺憾!
外人則全然不會知道張家人的這場糾葛。
張仁茂籌辦了好些禮品,搬出來放在小食品櫃上,可張炳卿不言不語,只顧忙活,不予理會。
張仁茂張了幾回嘴,卻沒有把話說出來,他說不過自己那一段抗婚的經歷,但又無意改變既定的主張。
禮品擺在小食品櫃上,誰也不問不說不去動它。
[場景4]慈悲為懷
李松福的麵食店搬到街口上一家較大的鋪面去了。空下的房子黃大香轉租下來,與原來住的房子相連,一共有了兩間半──這正是黃大香丈夫開小貨棧時的格局,她總算可以不上街亭去擺攤了。
[感恩]鄰居們為黃大香的新鋪面開張請人寫下了一幅紅紙對聯:“數年辛苦爭得新門面,四方生意全賴眾賓朋”。在對聯中央,張仁茂還特地糊了個大紅燈籠高高掛在門口。
道賀的人中間,文盲與半文盲居多,但他們都爭著稱讚這幅連平仄也無所講究的對聯寫得如何如何好。
又有些女人拉著、抱著她們的小孩子擠進門來,由於房子狹小,多數人不能落坐,招待也只是米擂茶而已。吳棗秀提著茶桶,不斷用小勺向客人碗裡新增茶水。人們進進出出倒也很熱鬧。
屋裡的擺設依舊十分簡陋,除了那張唯一的舊木櫃之外,新置了一張架子床,這也惹得女人們羨慕不已,她們都極力誇讚大香嫂的能耐。
街面上過往的行人還不免停步注目。
小孩子們在鞭炮響過之後,蜂擁而上去尋找未燃盡的零散炮仗,偶爾也能重新放響幾個。
黃大香相信“吉兆”,這一天過得很順暢,她很高興。可是,左鄰右舍都來了,李松福卻沒有露臉。
晚上,吳棗秀忍不住問:“你說,今天這李松福怎麼就沒有來道賀?”
“大概是忙不過來吧,他也是剛搬到一個新地方。”黃大香解釋說。
“再忙也不少這點時間呀!”吳棗秀並不信服這個解釋,“莫非他這種人也知道生什麼意見?”
“他哪是生什麼意見?你別瞎猜度人。。。 ”黃大香說,“我們不是也沒給他去賀喜麼?”
“可他還沒掛新招牌開張呀!”吳棗秀說。
“... ”黃大香一時無話,這是她在前天交代過李松福,讓他不用來湊這個熱鬧,李松福也就真的沒有來,“還是這樣好,何必大家為難呢?”
黃大香的小攤有了個門面,上門的生意多了起來。
能得到許多人的幫扶照顧,黃大香的心裡充滿了感激,尤其是,她覺得自己之所以能夠從苦難中走了過來,這得到了天地神靈的護佑,她時常吧忘記曾經許下過的誓願:那就是得請人念幾天經文。
[遺憾]終於,經過一番準備,青石庵的小尼姑來黃大香家裡了,一連三天,為她家唸誦了《大悲咒》的經文。
期間,卻發生了一件讓人難免感到尷尬的事。
那位在小學校教書的姚太如也常去黃大香家,他每次都要上了半斤一斤的花生,他不喝酒,只喜歡一碗濃茶,邊吃邊與人扯閒話,但黃大香注意到,姚太如不時要朝對面的張家打望幾眼,好幾次,張炳卿出來在家門前轉一圈進屋,姚太如待其他客人一走,便馬上包起剩餘的花生,起身橫過街面去了張家。他只是去教炳卿學胡琴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