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頁 (第1/2頁)
木子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白原聞言放開他,抹了抹眼淚說:&ldo;是是是,都聽你的,我的小老闆娘。&rdo;
一年又一年。
兩年後的春天,陳珂在巴黎參加電影節,他剛剛憑藉一部復仇題材的武俠電影獲得了最佳男演員的桂冠,成為這個著名電影節歷史上最年輕的影帝。
媒體對這部電影的評價是:充分表達出東方古典美學的含蓄意韻,自由豪邁的江湖情懷與孤獨殘酷的義士精神之間的矛盾將故事推向高潮,既有工筆的精緻又有寫意的留白,一場精神的洗禮與一場視覺的盛宴。
媒體對陳珂的評價是:《刺心》成就了陳珂,陳珂也成就了《刺心》。
網友對這部電影的評價兩極分化,覺得自己看懂了的嘲諷看不懂的&ldo;缺乏藝術鑑賞能力的可憐蟲活該呆在文化的荒漠&rdo;,看不懂的嘲諷假裝自己看得懂的&ldo;一天不裝逼就活不下去的傻逼&rdo;。
後來有媒體問陳珂關於網路爭議的看法。
陳珂很巧妙地回答說:&ldo;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成片之後電影面向觀眾,觀眾的不同理解沒有對錯高下之分,一時的爭議也不會對電影本身產生影響,一部作品的價值會由時間去證明。&rdo;
媒體又問:&ldo;那你對電影的客觀評價呢?&rdo;
陳珂說:&ldo;沒人會覺得自己家孩子醜。&rdo;
那做專訪的女記者笑了:&ldo;不管我問什麼問題,你都應對自如,而且反應很快,是不是也是三年前就準備好問題答案了?&rdo;
這個梗來源於陳珂剛剛獲獎時,在巴黎參加外媒的集體訪問,當時他是全程用流暢的英文回答了記者提問,在訪問結束時,還說了兩句法語感謝大家。
訪問結束之後,有中國的媒體朋友好奇問他,沒聽說過你留學或者在國外常住過,平常拍戲又那麼忙,怎麼練的這麼好的英語?
陳珂開玩笑似的說,三年前我夢見自己獲了獎,醒來就把獲獎感言和答記者問全都準備好,花了三天背下來,這三年時常拿出來複習,怎麼可能不好?
說完又在心裡加了一句,也不算騙你哦,三年前為了演電視劇跟我家方老師討價還價,他留的作業就是英文演講和回答記者提問。
當時方既明跟他說,你總會用到的。
今天他確實就用到了。
在山間別墅裡接受方既明的魔鬼訓練,那時候方既明跟他說,現在你讀的書,看的電影,做的練習,早晚會用到的。
在那間義大利裁縫開的店裡,方既明帶著他去做人生中第一套正裝,那時候方既明也跟他說,暫時穿不著,早晚會用到。
今日得到的一切,無上的榮耀,無數的讚揚,都是那個男人昨日的期許。
你早晚可以實現我們共同的夢想,我一直如此堅信。
這句話不必宣之於口,陳珂在朝夕相處的日子裡早已體會到了,他帶著這份信任一路走來,終於站上了夢想中的舞臺。
而且還早,不算晚。
在領獎臺上,萬眾歡騰之中,陳珂反而顯得出乎意料的平靜,他接過沉甸甸的獎盃,拿過話筒,感謝了該感謝的人,然後對所有人說,我想給大家講一個故事。
《刺心》這部電影講的是古代俠義之士的復仇和報恩,他脫胎於中國史書上的故事。
春秋戰國時期,有個武士叫做豫讓,他是智伯的家臣,後來智伯被敵國所滅,豫讓發誓要為他復仇。為此,他不惜毀容漆身、喬裝改扮等待覆仇的機會,甚至吞炭火毀掉嗓子來掩飾自己的聲音。可惜他最終的復仇還是失敗了,敵人抓到他,問他,在智伯之前你也侍奉過其他主人,為什麼單單對智伯如此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