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科舉三甲 (第2/2頁)
紅黑色的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自己的,他沒有劉瀟對時政的敏銳看法,數算也一般,也就是對儒家經典瞭解更加深刻而已,其實不止儒家,老莊,法家的一些經典他都有研究。
最後劉裕道:“三人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不過科舉最後還是要排出名次的,朕心中已有定論。”
隨即欽點劉瀟為狀元,許毅恆為榜眼,楚隗為探花。
其實各朝對探花的另一個標準就是長相,也就是後世所說的顏值,作為探花,顏值必須高。
楚隗也確實是三人中最俊美的,也非常符合探花的要求。
至於第四到第十名,劉裕交給徐羨之他們去擬定,大多都是朝廷所缺的下層官吏,但是這對他們來說已經很高了,雖然都是六品以下的官吏,而且都是各衙門內的小官,但是畢竟是京官,一旦有機會外放,最少得是個縣令。
至於前三甲,劉義隆當初定的是六品,因為起點太高對這些年輕人不好,他不想這些人才被他給用廢了,還是讓他們從基層做起。
不過以後科舉想要進前三十可就不這麼容易了,要透過層層考試才能進去最後的殿試,那可是各地的精英。
由於第一次科舉算是成功,劉裕下詔各地開始籌備科舉,由州郡縣各負責一級,然後最後進行殿試。
決定三個月後進行縣試,具體考題有各縣自行安排,但是朝廷會派人巡查,各地守軍配合縣令務必讓科舉順利完成。
之後劉義隆又把打算建太學作為全國教育最高學府的計劃說了出來,世家雖然依然有反對聲音,但並沒有引起劉裕的重視。
劉義隆又丟擲個重磅炸彈,“父皇,兒臣打算在各地大力發展教育,讓百姓都可以讀書。”
世家一聽,百姓都能讀書,那他們就更加不能讓劉義隆得逞,不過這可是一大筆支出,畢竟書籍的價格可是很貴的,普通百姓是負擔不起的。
於是他們打算觀望,看看這個小太子能弄出什麼花樣來。
相對於世家的信心滿滿,劉裕有些皺眉,他知道兒子是正確的,可是這可是要花很多 錢的,而且百姓也未必願意讓孩子去讀書,畢竟科舉還沒有步入正軌。
看出劉裕的為難,劉義隆道:“父皇兒臣有辦法得到大量的書籍而且不用花費太多的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