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查寧凡的老底? (第2/3頁)
鹿光北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直到天色暗沉,才聽耳畔傳來滴的一聲。
英宗皇帝朱祁鎮:
“曾祖父,已經查到了!”
朱棣從睡夢中驚醒,看著光板的訊息,也隨之緊張起來。
成祖皇帝朱棣:
“說!”
英宗皇帝朱祁鎮:
“這個寧凡,原是金陵人士,農戶出身。建文三年爆發旱災,親人相聚離去,成為孤兒。”
“亂軍爆發時,幸而遇到周寧王南下,將其從亂刀之中救下,得以撿回一條性命。”
“後將其收為義子,軍戶身份,具體出生年月不詳。”
“後永樂十三年,寧凡參加科舉,辛末科克賜同進士出身,三甲名列五十八名。”
“同年八月,被外放至龍泉府清平縣擔任知縣一職。”
“由於為人直率敢言,多次以下犯上,被棄之於清平而不用。”
“永樂二十年,永樂帝驍勇善戰,多次帶兵遠征蒙古,屢戰屢勝。”
“在永樂帝戰績輝煌之時,寧凡卻上表奏書,認為大明根基已穩,勿需趕盡殺絕,請求停戰,遭到駁回之後仍舊堅持不懈。”
“故此,永樂大帝怒,以擾亂軍心之由,罰禁閉三年!”
“然,三年之後,永樂帝好戰成性,第五次遠征蒙古,多年頑疾復發,病死途中。永樂時代宣告終結……”
“同年,寧凡終見天日,得知世事變遷,晚嘆之餘最終自戕與皇陵,一生無子。”
簡短的幾句話,卻描繪出了寧凡的一生。
看到這字字句句,朱棣心中感慨萬千。
這不是忠臣是什麼!
“承蒙上天恩德,竟送等良才忠誠!”
雖然只與寧凡相處了短短兩天。
回憶起過往點點,雖然這小子嘴欠了一些,可句句都在為大民著想。
試問一下,滿朝文武,有誰敢直言不諱!
有誰能夠將生死置之度外,說出這些忠言逆耳的話?
無他,唯有寧凡!
之前都覺得是寧凡狂妄自大。
可是從歷史記載來看,原來是自己小人之心了。
至少,史官不會胡亂寫。
從這些履歷來看,寧凡一生清廉,的確是難得一見的忠臣良將!
成祖皇帝朱棣:
“來,可有再具體一些的?”
“咱對他有沒有後代不太感興趣,可有他在龍泉府任職縣令的文獻?”
“比如說那個時候他功績如何?百姓對他的看法……”
英宗皇帝朱祁鎮:
“曾祖父,那您就有點為難曾孫了。”
“不過就是一個小小的知己,七品官員,士官怎會浪費這麼多筆墨在他身上?”
“大明祖制亦是如此,故無詳細記載。”
“不過地方文獻,對其倒是略有匆匆幾筆。”
“上邊記載,寧凡任職七年期間,清平縣年年劇增。”
“糧食產量豐富,百姓富足,比於他處幾乎無乞丐身影,深受百姓追捧。”
“中間途經三年旱澇災害,周邊地區百姓接受影響,糧食銀錢不足,分分前來清平縣避難。”
“寧凡來者不拒,雖清平縣人數與日俱增,卻無飢餓寒冷之憂,人人得以安置安樂,可說御民有方……”
看到這裡,朱棣卻不禁皺起了眉頭,忙打斷了他的話。
成祖皇帝朱棣:
“能夠在天災面前獨當一面,平等對待難民,仍然讓他們保持安居樂業的狀態。”
“如此功績,難道還不配載入史冊,升官加爵?”
英宗皇帝朱祁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