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海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杜鵑花開,奼紫嫣紅,富強村周邊的山頭都熱鬧起來。
布穀鳥在樹枝上跳來跳去,飛上飛下,互相追逐。
“布穀—布穀—”聽到聲聲鳥鳴,阿喬波道:“布穀鳥都在催著我們種水稻了。”
桑彥當然不會錯過農時。
兩百畝水田,早就開闢出來;稻穀種子,有姜雲凝提供。至於育種,還是由阿喬波負責。
她育種的技術越來越熟練,育出的秧苗強壯,根鬚茂盛,質量上佳。
秧好一半禾。等秧苗長到一掌高,便要移栽到水田中。
過去,插秧是農民一年中最大的一件大事,男女老少齊上陣。
一人一天,只能插一畝。
桑彥現在有200畝水田,完全用人工,太不現實。光維護種植基地的靈蔬,都有點忙不過來。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桑彥在網上購了一臺智慧插秧機,說是一天能插50畝秧苗。
這是一家新公司研究出來的產品,剛剛投入市場,還沒有開啟局面。接到訂單,老總任承勳帶了一名技術員,親自把插秧機送來。
桑彥帶著幾名村民,將秧苗裝在秧盤上。
在技術員的指導下,插秧機啟動,尾巴激起一片水花,秧苗整齊地栽入水田中。
一排栽完,插秧機自動轉彎,完全不用人操作。
“這臺插秧機,融合物聯網技術,搭載了衛星定位系統,相當於有一雙慧眼。”任承勳介紹說。
他沒有吹牛,一臺插秧機一天真的可以栽50畝,四天時間,200畝秧苗全部移栽完。
蔥綠的秧苗縱橫成線,行距和苗距精準到厘米,比人工栽得整齊多了,看起來十分舒爽。
“高科技,真是牛!”張鐵志是村裡的插秧能手,看到智慧插秧機的插秧速度,不得不甘拜下風。
任承勳看到種植基地片片的靈蔬,更是驚訝。
這可是修真者才有的東西,對普通人來說,和人參果無異,聞一聞,都是福氣。
秧苗剛剛一栽完,任承勳便迫不及待地對桑彥道:“你們的土地寬廣,又很平整,我覺得都可以使用機器操作,降低勞動強度,提高勞動效率。”
桑彥對農業機械化的興趣不大,感覺機器操作,就失去了味道。
不過,機器操作的優越性也不少,對勞動力要求不高。
現在,就是農村,願意種地的農民也少了。
任承勳一口保證,公司將專門為桑彥訂製機器,絕對噪音小,效率高。而且價格好說,到時給他十斤靈蔬就行。
桑彥想一想,靈蔬雖然對外出售的價格高,但對他來說,滿地都是,真不值錢。於是他又訂了一套鏵式犁、一套摺疊旋耕機、一臺耕種機。
“這些機器需要動力機牽引,不然就是空架子,我們有新型汽油拖拉機,可以給你配一臺。”任承勳道。
“我有更好的動力。”桑彥從儲物袋中取出一個傀儡,道:“我讓他來當牛當馬!”
這個傀儡高約一米七,身穿一件黑色上衣,頭戴一頂草帽,腰上彆著一把大鐮刀,看起來就像一名淳樸的農民。
這是桑彥這兩天才和梅靖搗鼓出來的。
任承勳不識貨,大笑道:“你這機器人,能拉動犁鏵嗎?”
桑彥也不搭話,讓張鐵志弄來一把農民常用的曲轅犁,傀儡自己將繩索系在腰間。
張鐵志扶著犁,一聲吆喝,傀儡便開始大踏步地前行。
犁頭在地裡,犁出一道深深的泥槽。
到了土的另一面,傀儡不用人操作,轉身拉著犁回來。
“怎麼樣,比你的拖拉機厲害吧?如果有兩臺這樣的機器人,連扶犁的人都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