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頁 (第2/2頁)
龍飛有妖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無奈之下,我只能尋找填充物和洞口之間沒有嚴密咬合的部位。所幸的是,在這種山區搞工程不可能像正規的施工一樣,面面俱到,當年的工業和運輸條件有限,而且日本人撤走的顯然很焦急匆忙,主洞洞口沒有被徹底封死,找了半夜,終於找到了一條縫。
說是一條縫,其實相當寬綽,慢慢把縫隙間的黃土碎石清理掉,人就可以鑽進去。洞口很寬,旱菸袋老漢說,施工最緊的時候,地面甚至鋪設了礦用鐵軌,從裡面朝外拉東西。我一點一點順著縫隙朝裡擠,填充物約莫有一丈多厚,鑽過去之後,空間豁然開朗。
松明子無法照射太遠,但站在主洞,依然可以感覺眼前延伸的那條通道直通地底,很長。
我站了一會兒,聽不到任何一絲一毫的聲響,沒進來之前,曾經推測過進洞可能會遭遇的危險,可一切都靜悄悄的,讓人無從察覺危險將要從何而來。想來想去,索性不想了,邁開腳步就朝前走。
我一定要查詢線索,看看日本人當年究竟從地底挖到了什麼東西。
第三十一章 鐵盒
洞很寬,開始的時候也很好走。日本人挖洞的時候不是硬挖下去的,他們藉助了地底巖層之間本來就有的空隙和隔斷層,工兵勘測後,用定量定向爆破的方式朝前掘進,否則,憑幾百鬼子外加幾百民夫想挖空一座山,那是痴人說夢。
我走的很慢,一來是想把周圍的情況觀察的更仔細些,另一個是預防隨時都會發生的險情。主通道傾斜著朝地底擴充套件延伸,兩旁的分叉很多,其實,旱菸袋老漢提供的資訊並非完全準確,他們當時在這裡除了幹活就是睡覺,不允許到工程其它地方去,所以等我親眼目睹之後,才發現實際情況要比老漢講述的情況更複雜。挖山,無論放到何年何月都是繁浩的工程,沒有相應的輔助面做支撐,很難繼續下去。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