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舌戰群儒 (第2/2頁)
未央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自己沒有投筆從戎、披鎧甲、持槍去北方抗擊匈奴報效國家的勇氣,反而在這裡爭吵,揚言廢除鹽鐵專營,影響軍費和補給供應,破壞國防事業,損害國家的戰備。
絲毫不憂慮邊境的安危,反而滿口家國天下,仁義道德。端的是腐儒誤國!”
萬生結舌,有些愧怍。
汝南的朱子伯拍了拍他的肩膀,開始發揮,繼續辯:“古時候崇尚以德服人而鄙視武力。孔子曾言,‘如果那些離我們遠,日子過的又不好的人做亂,我們只需埋頭苦幹治理好自己的國家就行。政治開明,經濟發展,法制健全,社會道德高尚之時,他們自然會被吸引而來。他們若來,則和平相處,共同繁榮。這不是很好的事嗎?
而現在,如果我們把這些政策廢棄了,出兵去攻打他們,屯田駐軍去防備他們,常年陳兵在荒郊野外,將士們在邊關受苦,老百姓勒緊褲腰帶備戰。國家為了找錢,斷百姓的財路,搞壟斷,專門又設定了壟斷的機構和官員,這樣長期下去,怎麼能行!”
“彩!”賢良方正們齊聲喝彩,這是較之桑弘羊更加高深的治國之策。
亙古以來,是戰是和,這個理路,涉及到人類思想的問題。這番話不光是對一個國家的領導人講的,更是對整個人類社會講的道理。
朱子伯得意非常,嘴角上揚,神情倨傲。
賢良們務虛,官員們務實。理想再豐滿,在骨感的現實面前都是不堪一擊的。先進的思想,若是和落後的社會生產力脫軌,結局可想而知。可抱殘守舊,人民的日益發展需要與落後社會生產脫節,毀滅同樣是災難性的。
桑弘羊也不是吃素的,他開始偷換概念。桑弘羊自小陪侍孝武皇帝,也是博學之士,同樣引經據典:“《易經》上說,‘通其變,使民不倦。’商品流通了,老百姓就可以努力生產。”
他避開壟斷經營的問題,而是直接講到市場經濟、自由貿易對國家和民眾的重要性:“既然,連《易經》裡都說了,市場經濟和自由貿易是讓老百姓安居樂業和國家發展經濟的重要手段。
實行壟斷官營的政策,正是為了流通積壓的貨物,促進市場經濟和自由貿易,怎麼可以廢除呢?”
賢良方正們並沒有注意到桑弘羊偷換了概念的問題,他們沒有在壟斷經營上死纏爛打,甚至立論直接拔到一個普通人難以摸到的高度。引老子的話,提出了下一議題“貧國若有餘”!
聞此,魏相的眉頭一皺,想要說些什麼卻又默然不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