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頁 (第2/2頁)
[美]愛德華·多爾尼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響警鐘。竊賊們動手的日期是8月23日,時間又是白天。兩撥警衛們正在換班,還有一家電視臺的攝製組正在另一間展廳裡錄製節目,就在這當兒有人偷走了蒙克的《學畫肖像畫》(study for a portait),這幅畫中有一位眼神哀傷的女子,心不在焉地望著遠處。
這幅名畫價值三十萬美元,它既沒有受到警報系統的保護,其所在的房間裡也沒有設定監控探頭。受此事件的影響,挪威國家美術館的安全保衛系統再次升級。這一次總算是安全啦,館長克努特&iddot;伯格宣稱。白天,警衛們可以發現任何企圖公然行竊的歹徒,而到了晚間,此地的保安措施會固若金湯。
《吶喊》被盜走,全世界的人都在關注事態的進展,挪威警方為此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他們搜尋指紋,但卻徒勞無功:竊賊們戴了手套。博物館裡沒有遺留下犯罪分子的足跡,梯子附近也沒有發現任何可供辨識的腳印或其他痕跡。警方曾一度認為,在一片破碎的窗玻璃上發現的一小塊深色的汙漬是血跡。可惜不是。
警方的技術人員一遍遍地仔細研究國家美術館的監控錄影,一幀一幀地檢視畫面。畫面質量糟糕透了。竊賊們似乎並沒有戴面罩,但即使把他們的臉部放大,影象也模糊得派不上任何用場。一隻負責監控國家美術館正面的攝像頭拍到了竊賊的車輛,但是從其模模糊糊的外形判斷不出型號。
蓍方終於還是解開了一個小秘密,瞭解到了那架梯子是打哪兒來的,但建築工地的人沒有看到可疑的跡象。那張明信片也幫不上太多忙,潦草地寫在背面的那句話是挪威的日常用語,因此罾方猜測這夥兒竊賊是挪威本土的,不過誰也吃不準。也許哪位海外大佬策劃了這次的行動,然後僱用挪威本土的能人來具體實施。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