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頁 (第1/3頁)
[美]愛德華·多爾尼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偵探推理] 《是名畫總會被偷的》作者:[美]愛德華&iddot;多爾尼克【完結】
內容簡介:
1994年2月一個陰鬱寒冷的早上,兩名竊賊潛進了挪威奧斯陸國立美術館,輕易地竊走了價值七千兩百萬的挪威國寶‐‐蒙克的《吶喊》。竊賊料準了這天早上是當年冬季奧運開幕的日子,全世界的焦點都放在奧運上,只花了兩分鐘,兩名竊賊便載著蒙克的這幅鉅作揚長而去。
竊賊並沒有用到什麼高科技手法,但挪威警方束手無策,只好請來號稱全世界最偉大的藝術品偵探、英美混血的蘇格蘭場秘密警探查理希爾。此君個性張揚,膽大妄為,活脫脫一個從偵探小說中走出來的人物,而可疑的嫌犯也舉目皆是,既有富甲一方的貴族,也有曾偷竊過倫勃朗名畫的肖小。
憑著一支生花妙筆,愛德華&iddot;多爾尼克將這個案件寫得有如一本偵探小說,暴露了藝術界不為人知的黑暗面。書中穿插了許多藝術界的奇聞軼事,介紹了歷史上有名的藝術竊案與竊賊,以及世界上許多懸而未決的博物館竊案。
作者簡介:
愛德華&iddot;多爾尼克曾為《波士頓環球報》、《大西洋月刊》、《時代雜誌》等報紙雜誌撰稿,並有《進入偉大的未知世界》以及《睡椅上的瘋狂》等多部著作。
對小偷來說
名畫不過是鑲了框的巨額支票
愛德華&iddot;蒙克《吶喊》(本書就是圍繞被偷的這幅名畫展開的偵察紀實)
引子
2004年6月
幾幅互不搭調的油畫掛在牆上,瞪視著這間小小的辦公室。它們的作者分別是下面幾個如雷貫耳的名字:維米爾1、戈雅2、提香3、蒙克4、倫勃朗5。這些畫作的普通複製品只值幾塊錢,沒有裝框,尺寸繁多。其中一些被歪歪扭扭地掛在敲進牆裡的釘子上。而真正的原作則被飾以鍍金的畫框,陳列在全世界最堂皇的博物館裡,參觀者們會懷著朝聖般的心態來仰望它們。每幅畫的價格動輒高達數百萬、甚至上千萬美元。
1維米爾(johannes verer,1632-1675),生於十七世紀的荷蘭,只有三十六幅作品留給世人,這些作品存於世界各大博物館,或是為私人收藏。
2戈雅(francis josede goye vientes,1746~1828),西班牙浪漫主義畫派畫家。
3提香(tizno vecellio,1490-1576),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威尼斯畫派代表畫家。
4愛德華蒙克(1863-1944),挪威表現主義畫家和版畫家,他的畫作富有強烈的情感,對二十世紀繪畫產生了重大影響。
5倫勃朗&iddot;哈爾曼松&iddot;凡&iddot;萊因(rebrandt harnszoon van rijn,1609-1669),荷蘭歷史上最偉大的畫家之一。
從某種角度來看,在過去的幾年當中,上述畫作都被偷盜過,其中一部分被追繳回來了--主辦此次小型展覽的那位高個兒男人就是追繳失竊名畫的功臣之一--其餘的畫作依然下落不明。這位藏品奇特的館長不喜歡統計學上的那些玩意兒,但又不得不正視一個悲哀事實:失竊的畫作當中,有九成是永遠也找不回來了。
在藝術犯罪領域中,有一位偵探的職業履歷非常突出。他叫查理&iddot;希爾,本書的主旨就是要以希爾為嚮導,去探索藝術中的地下世界。那可是一個不同尋常的奇特疆域,有時充斥著危險,有時又顯得很滑稽,有時則是危險與滑稽兼而有之。
為了更好地幫助讀者瞭解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