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一覺三百年 (第1/3頁)
風醉天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洪武三十一年閏五月甲申日,乾清宮。
七十一歲的朱元璋在一個身形單薄,面容憔悴的少年攙扶下,拖著沉重的步伐,緩緩地走到鎏金案前。
他喘定後,指著桌上的坤與圖,對少年叮囑道:“允炆乖孫,元人雖已被咱逐至漠北,不過北方乃元人龍興之地,縱使有你的叔父們鎮守,你也不可大意”
朱允炆聞言,乖巧地點了點頭,恭敬地應和著。
朱元璋見朱允炆雖一臉恭敬,眉宇間卻隱藏憂色。
讓他想起祖孫間先前關於外敵入侵,有叔父們鎮守,若叔父們作亂,該如何應對的談話。
一時間,那股揮之不散的陰霾再次湧上心頭。
本來他心中的最佳繼承人並非朱允炆,只不過由於太子朱標早逝,打亂了他的部署。
為免諸子相爭,禍起蕭牆影響家國穩定,他經過一番思慮後,才破格立下了這個皇太孫。
為了此事順利進行,他不惜又送走了幾個為數不多的老友。
原本他一直都安慰自己,為了大明的千秋大業,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只是此刻,他猶豫了。
“咱的江山託付給他,真的合適嗎?”
朱元璋看著朱允炆稚嫩、文弱的臉,不禁皺起了眉頭。
恍惚間,他好似又見到辛勞耕種,卻被活活餓死的父母。
見到自己穿著滿是補丁的僧衣,拿著破碗四處乞討的日子。
見到那雙白皙的大腳,滾燙的大餅。
見到鄱陽湖的大火,北平府的歡呼
見到指揮若定的徐達,橫刀立馬的常遇春,才比蕭何的李善長,智稱張良的劉伯溫
當那一張張熟悉而陌生的面孔浮現在他腦中時,他心中又湧起了陣陣波瀾。
自從他坐上這個至尊位後,做了許多以前想做而不能做的事情,同樣也做了許多以前不會做,但現在卻又不得不做的事情。
而這一切只是為保江山永固,為天下如他一般出生的黎民不再受苦。
為了這個目的,他苦心孤詣,建立各種制度,以為子孫萬世法。
又頒佈各種嚴律,實施各種酷刑,整治貪官汙吏,不讓他們越雷池一步。
可他還是低估了人心,縱使在如此嚴苛的管控下,仍有人不遵法紀,更有甚者,竟還想染指他的權利。
他一怒之下,大開殺戒。
洪武八年,空印案,殺違法官員三萬餘。
洪武十三年,胡惟庸案,殺謀反官員三萬餘。
洪武十八年,郭桓案,殺貪墨官員三萬餘。
洪武二十六年,藍玉案,再殺謀反官員一萬餘。
殺!
殺!
殺!
不管是皇親國戚,還是功臣宿將,只要涉案了,一律殺。
無論是飽學名仕,還是地痞無賴,只要犯紀了,一律殺。
他不怕人頭滾滾、血流成河,也不懼千夫所指、遺臭萬年。
他只想用他手中的刀,為子孫後代,為天下百姓,殺出一個太平世界。
但讓他失望的是,他努力了數十年,理想中的太平盛世依然沒有出現。
他原本寄望於下一代,可當他看到如此文弱的孫兒時,不禁劇烈地咳嗽起來。
“皇爺爺,您沒事吧?”
朱允炆見狀,一邊體貼地輕撫著朱元璋的胸口,幫他順氣,一邊關心地問道。
朱元璋看著擔憂而驚慌的朱允炆,愧疚與不安齊上心頭。
他待氣息平復後,又語重心長地道:“皇爺爺知你擔憂之事,不過縱觀古今,唯血親分封最為可靠,這也是周、漢兩代國祚最久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