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野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若是換成一般常見的刀具,必定會在傷口處留下明顯的刺痕,然而在這裡卻完全看不到這樣的痕跡。
此外,吳小發的衣物上還呈現出一些削、挑狀的痕跡,顯然這是犯罪嫌疑人在揮動匕首時所產生的附帶效應。
不僅如此,儘管吳小發身體其他部位的骨骼也存在不少損傷,但令人慶幸的是其顱骨並未受到傷害。
綜合以上種種線索及特徵,劉景傑推斷此次案件中的作案工具極有可能是一把長度約為三十厘米左右的薄片刀。
這種刀的刃口相對較長,其中一個角呈尖銳形狀,整體重量較輕,或許屬於某種特定用途的工具刀類別。
拿到報告後的劉忠義並沒有停下腳步,而是獨自一人在那座略顯破敗的石灰廠裡緩緩踱步。
他的目光時而掃過地上凌亂擺放的雜物,時而停留在牆壁上斑駁的痕跡處,腦海裡則像放映電影般一遍又一遍地回放著案發現場每件物品最初所處的準確位置,試圖從中找出那些被遺漏或者隱藏起來的關鍵細節……
在那個平凡的日子裡,陽光灑落在大地上,午飯後的時光顯得格外寧靜。
汪輝和吳小發這對好友,興致勃勃地穿上連體雨衣,邁向那片波光粼粼的河塘,準備大展身手撈幾條鮮美的魚兒。
他們熟練地將網兜伸進水中,一次次地嘗試捕捉那些靈活遊動的小魚,歡聲笑語不時迴盪在空氣中。
經過一番努力,兩人收穫頗豐。心滿意足的他們脫下連體雨衣,隨手掛在了吳小發所居住房間的角落裡。
隨著時間的推移,夜幕漸漸降臨,夕陽的餘暉給整個世界染上了一層金黃。
傍晚 6 時許,天色漸暗,八名死者與汪輝圍坐在餐桌旁,一同享用晚餐。大家邊吃邊聊,氣氛融洽而溫馨。
然而,6 點 15 分左右,汪輝匆匆吃完飯後便起身離開了石灰廠,踏上前往省城的路途。
與此同時,吳小發騎著摩托車,車後座坐著他可愛的兒子,父子倆一路風馳電掣般駛向岳父家。
他們要將剛剛捕撈上來的新鮮魚兒送給老人家嚐嚐鮮。大約 6 點 50 分,完成任務後的吳小發再次騎著摩托車,載著兒子原路返回石灰廠。
7 點 16 分,遠在省城的汪輝順利抵達目的地。他稍作停歇,隨即撥通了家裡的座機電話,向母親報了一聲平安。
就在此時,犯罪嫌疑人悄然來到了石灰廠,比吳小發更早一步到達。
當吳小發回來後不久,犯罪嫌疑人和汪世書不知因何原因開始交談起來。起初,對話還算平和,但漸漸地,雙方之間的火藥味越來越濃,最終演變成激烈的口角之爭。
見此情景,吳小發趕忙上前將犯罪嫌疑人拉進自己的屋子,試圖勸解平息這場紛爭。
瞭解到犯罪嫌疑人尚未用餐,心地善良的吳小發連忙為他盛了一碗剩飯。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犯罪嫌疑人在進食的過程中心情愈發煩躁,憤怒的情緒不斷積聚。
終於,他再也按捺不住內心的怒火,放下碗筷,怒氣衝衝地重新回到汪世書的房間,繼續與之展開激烈的理論。
吳小發毫不猶豫地跟隨著前方的身影追去,然而事情的發展卻出乎意料。
或許是因為意見不合,又或者是情緒激動難以自控,兩人之間很可能爆發了激烈的爭執,甚至進一步升級到動手的地步。
吳小發一心只想將對方勸離現場,他焦急地表示自己可以騎著摩托車送其離開。就在此時,天空中下起了瓢潑大雨,氣溫驟降,讓人感到陣陣寒意。
而吳小發由於事發突然,根本來不及更換鞋子,依舊穿著那雙拖鞋便匆匆跨上摩托車,載著那個人疾馳而去。由此可見,當時的情況著實十萬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