璞渾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河北江東處處災,唯聞全蜀少塵埃。

一瓶一缽垂垂老,萬水千山得得來。

秦苑幽棲多勝景,巴歈陳貢愧非才。

自慚林藪龍鍾者,亦得來登郭隗臺。

話說自從朱溫篡唐以來,天下秩序已然大亂,四方豪強,但凡手中掌握些兵馬的,都趁亂分羹,轉眼即將九州江山瓜分淨了。彼時,中華大地上,各霸一方,大大小小的王國何止十個?其中兩個大國,晉陽餘脈與汴梁朱晃紛爭戰事不斷,論起安定太平,中原一帶反不及位居西陲的隴右、古蜀之地。隴右一向為岐國的李茂貞所盤踞,這老賊,早年間犯上作亂,挾持唐昭宗至鳳翔並將其軟禁,後被打著勤王救駕旗號的朱晃擊敗,又被蜀兵趁亂佔了漢中諸地,此後便一蹶不振,靠著與蜀國結好,勉強維持自身,由是不敢參與大國紛爭。岐國南面,便是王建治下的蜀地,和唐末苦難戰亂的時局不同,西蜀遠離中原,外有山川阻隔,內有王建勵精圖治,國內反而是一片昇平氣象。

蜀中安定無事,招致大批遺賢避亂在此。

此時節,王建手下,武有晉暉、張造、李師泰,文有韋莊、張格、東瀛子,外結岐隴作為屏障,內立法度以為制衡,王建本人以忠武軍節度使、蜀王自居,權攝巴蜀軍政要事。逾數年,朱晃弒君篡位,訊息傳入蜀中,蜀地軍民人皆義憤填膺,眾文武趁勢上表,恭推蜀王建元稱帝,以示與梁國分庭並立之意。王建堅決不肯,他反問眾人道:“想當年,楊老魏王率領我們忠武子弟八人,合沙陀,結西羌,平滅黃巢,保定關中,成就昭唐中興的大功。現如今,雖然唐室已亡,然而魏王的訓誡猶然在耳,我敢不以唐臣自居,反去做那僭越稱極、顛覆臣節的惡事?果然如此,與朱全忠有何異?”於是下令,日後倘再有人公推勸進,無論貴賤,一律逐出成都,於是眾人不敢再諫。如此又過數年,晉梁之間屢次交兵,眼看晉陽兵微勢弱,王建有心助戰,無奈山遠路遙,也只能作罷。儘管如此,晉、蜀之間仍然時時交通,尤其是糧馬布鐵的貿易經年不斷,只因為王建有暗中相助之意。

天佑七年(910年),梁國侵入趙地,晉軍東出救趙,王建聞訊,即派人遣送糧草馳援晉軍。晉軍用火攻,大破朱友文所部,奪了武鄉、襄垣二縣。晉王感念蜀王恩情,即遣使入川,奉送禮物,以示感謝。蜀王接見使者,先問了些戰況,後又談及晉王家事,得知天水郡主已與嵇昀定了親事。蜀王聞言,一時黯然失色,待送走使者,一連罷朝三十日。日子一久,韋莊、張格、東瀛子等人坐不住了,相約進宮面覲。幾人到了內宮,見蜀王神情黯淡,形容憔悴,以為生了疾病,王建不願眾人擔心,於是推說道:“中原戰亂不息,百姓塗炭,我身為舊唐遺臣,心中不安,故而傷感。”張格聞言,即上前寬慰道:“天下雖亂,天府之地,尚且安寧,這都賴大王的洪恩所潤。”“天府”蜀王聽罷,一時有些出神,嘴裡反覆竊叨“天府”二字。韋莊、東瀛子見狀,互相對視一笑。來日,群臣聯名上表,文臣以韋莊為首,武將以晉暉為首,再次恭請蜀王登基為帝。

王建佯怒道:“你們怎麼敢如此輕視我的法令?一起違抗我的旨意?”韋莊跪地陳述道:“大王是大唐的忠臣,我等祖上也曾享受唐朝的俸祿,沒奈何天命至此,王朝覆滅,無可期冀。大王有功勞於社稷,施恩德於百姓,蜀中士人翹首以盼,如瞻日月。我等斗膽,再請大王開國御極。”韋莊帶頭說罷,餘眾附和,紛紛勸進。王建嘆一口氣,側目看向晉暉,晉暉道:“天予不取,反受其咎”。王建又請東瀛子上前問話。東瀛子道:“天意人心,不可相負。”王建於是不再推就。

轉頭來到九月,王建會叢集臣於成都南郊,祭天頌表,登基稱帝,國號定為“大蜀”。隨後遣使送書,曉示諸國。

使者到了晉陽,李存

武俠修真推薦閱讀 More+
請叫我掌教大人

請叫我掌教大人

橘月京
來到仙俠世界幹什麼?當然是開宗立派,統百族、御萬妖,執生死輪迴、掌三千大道,吃得開,混得好,人稱小盤古!</p> 各位書友要是覺得《請叫我掌教大人》還不錯的話請不要忘記向您QQ群和微博裡的朋友推薦哦!</p> 請叫我掌教大人:</p>
武俠 連載 69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