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見到了一個熟悉的身影,他就是同樣來自澳大利亞的端納。這位美國紐約《先驅報》的新聞記者,不用人家邀請,就毫不客氣地擔任起革命者的組織工作。
紛紛響應起義宣佈獨立的各省,懸掛起各色各樣的旗幟,只有張勳統治下的南京成了清政府在南方的最後一個要塞,佔領南京就可能結束戰爭。11月,共和軍隊聚集在南京下游的鎮江,準備攻打南京。端納匆匆趕到這裡,他自告奮勇,冒險登上了紫金山,親自偵察清軍的情況,並身先士卒參加了攻打南京的戰鬥。
傍晚,當攻城還在繼續的時候,在一個已被控制的太平門附近的車站電報局內,作為惟一一個見證了這次行動的西方記者,端納靠著蠟燭和一枝鉛筆,為《先驅報》和其他澳大利亞報紙寫出了一篇兩千字的電訊:
南京城外,1911年12月1日。今天早晨,一場生死鬥爭在一座城市和一座山的中間進行。炮彈在紫金山頂到平原處一帶呼嘯,彈片在高處和遠處飛散,中國革命黨人幾乎沒有傷亡,處在低處的清軍士兵正在做絕望的掙扎!
端納是個天生的冒險家。八年前,他隻身從澳大利亞來到香港,開始了他的遠東生涯。當時,在羅湖橋的另一端,清王朝已搖搖欲墜,端納作為雪梨《每日電訊報》的記者赴廣州採訪了清兩廣總督張人駿,並被張人駿聘為名譽顧問,這為他在門禁森嚴的中國大陸官場中擠開了一條窄窄的門縫。
在廣州訪問時,端納第一次見到了莫里森,在莫里森的介紹下,他認識了後來著名的宋氏三姐妹的父親宋耀如,談話間孫中山的名字被頻繁地提起。端納對孫中山的革命計劃產生了興趣,而宋耀如正是孫中山的忠實支持者。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