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部分 (第2/5頁)
北方刷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切割。
……
其中的曲率引擎被緊急送到空間物理及空間曲率實驗室附屬的曲率引擎實驗工廠,大量的技術人員第一時間就對此進行細緻的檢測和掃描。
因為要推動星際飛船,飛船的引擎都有陣列,而且都是龐然大物,而這臺玻星人的曲率引擎,顯然更是龐大,兩百米的高度,簡直就像一座山峰。
這臺引擎無疑代表著玻星人最尖端科技的機械,但檢測的結果,卻讓人即驚訝又失望。
一方面,它的金屬是一種臨界比只有28的鈦鎂合金,相比人類普遍已經應用30比,最高能達到33比,實在差了太多。加工技術及精度在人類看來也過於粗糙,曲面的光滑度,明顯沒有達標。
而另一方面,這種引擎比人類還處於實驗室中的更加成熟,引發的曲率更大,但其中卻沒什麼的技術落差,也沒有任何需要克服的難關,只要有實物,憑人類的工程技術,就可以仿照出來。
有這臺引擎借鑑,最多三個月,就能建造出類似的引擎,甚至比這臺玻星人的引擎更加先進,體型更小,動力更強。
科技就是這樣,有時候往往就相差一個靈感,一個普通穿越者,來到古代,雖然不能立刻製造出手機汽車這樣的技術密集型的產品,卻可以憑藉著當時的手工技術短短時間內輕易的推動社會數十數百年的發展,實現科技大躍進。
不過,從某種程度上,也可以看出玻星人科技的全面性及深厚的底蘊。
人類的科技幾乎是畸形,一直以來重軍事而輕民用,強技術而弱理論,導致如此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對生存的強烈不安感,比如發展時間的短暫,但最大的原因還是人口有限。
至今為止,即便克隆人每年都有將近百萬的克隆人出生,但人類的總人口,依然才堪堪突破一千兩百萬,其中有近半都是未成年。
雖然包括工程師在內的高階科研人才的比例已經達到驚人的6%,但在較小基數下,數量依然少的可憐。
七十萬高階科研人員的數量,在末世前或許可以支撐一個超級大國良性發展和壯大,但在人類進入星際文明的現在,各個科技領域的分支越來越細,門類越來越多,新學科,新領域層出不窮,這點數量的科研人員根本就是杯水車薪。
也就是其中有近九萬服用了智慧藥劑的超級科學家的存在,才支撐著人類的科技不斷推進發展,但也因為人的精力有限而不可避免的有所側重。
這些科研人員研究的基本都是和軍事工業之類相關,對於無法增強人類實力的,或者短時間內看不出能增強人類實力的,則不可避免的出現忽略。
……
隨著越來越多的殘破的玻星飛船被拖到太空城,一些儲存相對完好的裝置也被送入各個研究機構進行研究分析,很快,一份完整的玻星科技水平評估報告就已經出爐。
研究發現,人類科技在臨界材料學,量子能量傳輸學,工業技術以及精微加工等領域略有超出,但在量子計算機,引力物理,以及核聚變爐等十幾個領域相對落後。
總體而言,人類已經和玻星處於同一水平。
好在這次的戰爭勝利,讓這些缺陷得以迅速彌補。
接下來的整整半年內,人類的科技便一直處於飛躍的發展速度,強大的工業技術能力,讓人類幾乎不費什麼吹灰之力的複製了玻星人的那些先進技術領域,並取長補短,推陳出新。
人類並沒有因為這次戰爭勝利而產生鬆懈的心態,戰時狀態一直都沒有取消。
同一片相近星域容不下兩個星際文明的存在,更何況人類和玻星人的仇恨,早已經種下,已是不死不休。
如果說這場戰爭改變了什麼,那就是人類自戰後變得更加自信,從原本對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