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站在山頭之上,俯瞰眼前“c”字型中被包夾的良渚古城地域,孔建文讚歎不已。

“良渚古城的興起,與興旺發達的水系不無關係啊!”

實際上,經過五千年的滄海桑田,原本在平原內遍佈的支系水網,因為一場大洪水,大部分都消失了。

但是,經過考古人員日以繼夜的努力。

一道道古河溝的痕跡,被考古人員清理了出來,密密麻麻的分佈在良渚古城的內城裡。

當然,最明顯的,還是良渚古城的城牆遺址。

哪怕過去了五千年,良渚城牆和城門的遺址,共同構築了一個近似圓的閉合圖案,是良渚古城最不容否認的實跡。

也是良渚文化顯露在地面上的最後遺存。

以山為郭,以水作牆。

良渚人為了把近300萬平方米的王城圍起來,利用發達的水系,從山腳下和水溝裡運來大量的石頭,混合著墊土建起了一道東西長約1500-1700米,南北長約1800-1900米,略呈圓角長方形的城牆。

為了防禦,四面城牆中,除了南城牆沒有護城河外,其他三面城牆都有內外護城河,相當於夾河築城。

另外,目前已經勘探出8座水城門,四面城牆各有2座,與內外河連通。另外,南城牆的中部還有一座陸城門,平常進出城應該走的就是這裡。

也就是這道寬寬的城牆,就像是當時的一個分割線,牆內是整個古城最中心的地方,城外就算是古城郊區。

一道陸門分割了內城和外城郊區。

“據考證,外郭以內的河道,大多數都不是天然水道。而這些人工河道的長度,已經達到三萬多米。”陳翰在旁邊頗為震撼的說道。

糧食種植需要水,發達手工業之間的交流也需要水道的參與。

為此,除了本身的河道之外,良渚國人還在原本的水系基礎上繼續開挖河道。

內城密密麻麻的水路網,其實大部分都是良渚人自己順著一條大河支流挖出來的。

這些水路加起來,在內城一共有三萬多米,相當於30公里的水路。

而整個內城的大小,也不過3平方公里而已!

可見內城的水網有多麼密集,就如同蜘蛛網一樣。

除了內城中央的莫角山臺地,沒有任何水網覆蓋,是一個四四方方的土方外,內城的其他地方,都被水網聯通了。

可見,當時陳翰感慨良渚是東方威尼斯的想法,是多麼精闢。

不對,應該說威尼斯是西方良渚!

良渚蓬勃發展的時候,威尼斯城邦都還沒出現呢!

水,,不止可以用來當道路,還可以用來防禦。

良渚土質城牆與河道相互搭配,共同起到防禦的作用。甚至於,城池本身就是一座水城,九座城門中只有一座是陸城門。

但是,水帶來了豐富的物產、機遇和繁盛,同時也埋下了危險的種子。興於水的城池,同樣飽受著水患的困擾。

那時的天目山系是絕對的暴雨中心。每當夏季來臨,充沛的雨水容易氾濫為洶湧的山洪,對地處下游平原的良渚古國形成直接的衝擊。

為了抵抗山洪的侵擾,天才的良渚人民創造性地打造了一個由11條壩體構成的水利系統。

此時陳翰和孔建文他們所在的地方,其實就在良渚古城西北側的群山之上,在“c”字山谷的端點位置。

良渚的水利系統由谷口高壩、山前長堤和平原低壩三個部分組成。

其中,谷口高壩共有六條,它們分佈在良渚古城西北側的山間,分為東、西兩組,每組封堵一個谷口。

平原低壩則位於谷口高壩南約55公里的平原孤丘之間,

遊戲競技推薦閱讀 More+
緒亂中醉步

緒亂中醉步

匆匆
遊戲 完結 8萬字
封神榜逆天成聖

封神榜逆天成聖

絕對零度
遊戲 完結 0萬字
蒼寰七宮

蒼寰七宮

幽雨
遊戲 完結 1萬字
紫禁心經

紫禁心經

貓王
遊戲 完結 66萬字
龍魂之睚眥必抱(耽美寵溺)

龍魂之睚眥必抱(耽美寵溺)

旅遊巴士
遊戲 完結 91萬字
我的美麗空姐

我的美麗空姐

蠍子王
遊戲 完結 72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