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從秦始皇陵到先秦歷史(八) (第1/1頁)
菇菇咕咕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沒錯,這麼個謊言,趙王是真的信了。
藺相如勸他,趙王不聽。
趙括的親媽勸他,趙王還是不聽。
最後趙括就這麼上任了,趙括是誰呢,他是馬服君趙奢的兒子,趙奢曾大破秦軍,而趙括雖然年輕沒上過戰場,但是他兵書讀得很好,很會謀兵佈陣,和他父親趙奢切磋時都能贏。
這麼一聽他應該是很厲害才對,但不是這樣的,戰場本就瞬息萬變,不是說理論精通就能行的
與此同時,秦國這邊也換了人,那就是白起。
咱小米為了讓趙括感受到秦軍的熱情,下了命令讓人不能把白起的行蹤洩露出去。
於是趙括就這樣和白起碰面了。
白起選擇一隊人馬佯裝敗退引趙括追擊,一隊人馬包抄後方斷了趙軍退路,最後一隊將趙軍一分為二,使其陷入了秦軍的包圍。
好在趙括不是真傻,意識到自己中計以後,當機立斷放棄了突圍,選擇了就地建造防禦工程,這一策略不僅及時而且十分有效。
可惜的是,即使趙括已經做了補救,可沒有趙國的救援,他們也只能被困死在這裡。
而秦昭襄王則親自到了河內郡,加封河內郡百姓爵位一級,徵調河內郡十五歲以上的青壯年到長平戰場上去,攔截各國的援軍和補給。
這麼大的手筆的砸下去,河內郡百姓的後勤做得相當到位。
趙括等不來趙國的救援,又看不到秦軍自亂陣腳的希望,只能嘗試自行突圍,但是無一例外都失敗了。
多次突圍失敗後,趙括帶著精銳隊伍,決定殊死一搏,可惜還是失敗了,他最後死於秦軍射殺。
趙括作為主帥,在他死後軍隊群龍無首,只能投降,許是之前沒有投降還會死的例子吧,所以他們從來沒想過,投降不代表一定能活下來。】
“趙國這一仗真是可惜了”
“四十萬人就這麼死了”
“據說是這四十萬人裡有二十萬的平民呢”
“那就更造孽了”
“但凡是四萬人他們都能活下來”
【是的,這四十萬的人幾乎就是必死的命運。
這四十萬人個壯勞力,在那個時代意味著什麼?對秦國又意味著什麼?
把這些人放走,他們還會繼續作為秦軍的敵人出現在戰場上。
不放走,四十萬人每天要吃的糧食哪裡來?又怎麼安置?
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一個國家的強大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其人口和國土面積。
秦國的人口基數相對較小,這些人帶回去,萬一在秦國的本土來了場叛亂怎麼辦?若是洩露了軍機怎麼辦?若是和故國勾勾搭搭裡應外合怎麼辦?
這四十萬人真帶回來,小米晚上睡覺都得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所以,為了國家的長遠考慮,這四十萬人是註定活不下來的,區別只是誰動手而已
咱小米是肯定不能動手的,秦本就被人叫蠻夷,一般的人才都不願意過來,他要是真的親自下令坑殺這四十萬人,別說他這個國君,秦國的名聲也不用要了。】
“懂懂懂,武安君懂事”
“一個將軍外號人屠,這人有能力。一國之主外號人屠,這國我是一刻也呆不下去了”
“還真就是這麼一回事”
“就是這些人可惜了”
“戰爭嘛,都是這樣子的”
“感謝國家,也感謝我媽把我生在華夏”
“感謝國家”
……
看著那飛快劃過的文字,戰亂年間的老百姓止不住地落淚,這天下什麼時候能安定呢?他們又什麼時候能好好的活得像個人一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