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逝去的記憶 (第1/2頁)
蘭洋詩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2017年6月11日12:02
走在遠方的路上,我們一直前行,不忘的依舊是那方故土……
點歌臺:一首王力宏的《春雨裡洗過的太陽》:雨後的天上 彩虹出現 襯出一片藍天,If you listen to the rhythm of the pouring rain,那是春雨裡洗過的太陽。
火州的熱,從不會對誰留情,一群與陽光對抗的人,一牙清涼多汁的西瓜,便可解救!
接上文《帶你去尋歷史》
行走第三站:交河故城
這是世界上最大最古老、儲存得最完好的生土建築城市,也是我國儲存兩千多年最完整的都市遺蹟。它不僅是中國歷史遺蹟中的瑰寶,還是世界遺產中的璀璨明珠。
一座在兩河交匯處的城市,因此得名,也因此城市沒有建造城牆,將大河作為了守護城市的屏障。這座城址的著名在於它採用的建造方式——“減地留牆”的方式從臺地的表面向下挖出了各種建築。就像是用一塊超大的土塊雕刻出的一個宏偉作品。我無法想象兩千多年前,居住於此的先民如何用手中簡陋的工具,挖開腳下的泥土,建造瞭如此宏偉的城市。曾經千年的燦爛繁華早已隱沒於歷史長河,這裡的貿易交流和金戈鐵馬成為迴響,在歷史的天空中飄蕩,留下的殘垣斷壁,只是遺蹟,不再有曾經的震撼,再次走近它,嘆息它的命運,感受它的神奇。
今天只是走了四分一的交河故城,只去到了官署遺蹟的位置,還有寺院、佛塔等地方沒能去到,也許因為天氣太熱,不願意走太遠吧!但不得不說的是正是吐魯番炎熱少雨的天氣,才讓這座宏偉的城市儲存至今,我們才能有機會看到它,觸碰它。也許在時光的推移下,它會化為塵土,消失在歷史的煙雲之中,而我們能親眼看到僅存的樣子也算是一種幸運!
行走第四站:高昌故城
這座故城坐落在炎熱的火焰山腳下,站在城外,能看到藍天、火焰山、葡萄地、故城錯落有序的排列著,一幅美麗的畫卷就展現在眼前。
高昌故城是人工和自然鬼斧神工的結合,留下的雖然是殘垣斷壁,但它依舊有著不可替代的價值,和交河故城一樣,經歷了歷史的滄桑,留下的一切依舊是充滿了神秘。這座故城和其他故城遺蹟一樣大而荒蕪,能看見的除了殘缺的建築,就是貧瘠的土壤。聞名中外的著名小說《西遊記》中唐三藏的原型玄奘,他曾來到這裡,那時的這裡是個繁華無比的國都,當他西行至此時,受到了國王和國民的歡迎,他在這裡為國民講佛經,也與這裡的國王結為兄弟,他生活過的皇城,講經的佛寺都只剩下了殘垣斷壁,不見曾經的宏偉。當他從這裡出發繼續著自己的取經之路,留給這裡的只是無盡的思念。玄奘在這裡停留了很久,發生過許多的故事,故事是什麼面目,時間久遠我們也無從知道。
在千年歲月的流逝中,這座巨大的城市一點點的在風雨中慢慢被摧殘,留下的這些殘痕依舊堅守在原地,只是我們無法做到更好的保護,減少那些無情的破壞,只願在似水流年中,故城能走的慢一些,讓我們看的再久一點,再久一點。
行走第五站:吐峪溝
火焰山,褐紅色的山頂,從遠望,一點點的變成了仰望,我們也慢慢走進了火焰山山脈的山間地區,在火熱的氣溫中探訪一座古老的村落——麻扎村。
老式的房子建在路邊,一條渾濁的河從村中穿過,這裡最多的樹是桑樹,桑葚已經成熟,有的被摘下、有的還掛在枝頭、有的掉下來被踩碎。一路走過,看到一些外國探險家的故居,但都是房門緊鎖不知裡面的天地。這裡的居民將自己的名字寫在木板上,掛在門前,或者直接寫在門口,好讓人辨識。家家戶戶晾曬甜瓜幹、桑葚幹、葡萄乾等,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