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東方行動 (第1/2頁)
紅酒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乘坐電梯緩緩上升,團結號第一次載人飛行的乘員將在離地92米的地方登上太空梭。
感受著腳下的超重感,三個人彼此把手抓在一起,緊緊握住,沉默掩飾不住他們的內心的不平靜。
iss的主導者naca牽頭,成立了“聯盟tma-17m聯合指揮中心(簡稱聯指)”,iss全部成員國的航天機構加入——以及華國航天局和新遠宇航動力。
後兩者的前者將聯合提供測控導航,後者則負責營救部分。
老馬的specax也沒有閒著,作為備份虎視眈眈,龍飛船在全力改裝中。
這一次的聯合指揮以naca、露西亞航天局、華國航天局和新遠宇航動力為首,分別以最高負責人作為平級指揮,可以申請調動聯合指揮中心的所有力量。
他們將本次營救任務稱為“東方行動”,同時寓意了露西亞航天局的“東方號”飛船以及營救方華國。
團結號乘組中,年紀最大的李晟擔任指令長,負責指揮協調工作。
透過近百米高的廊橋爬進團結號太空梭,以張智光在後排的順序坐好時,距離發射已經不到40分鐘了。
這一點都不像平時按部就章的發射程式,處處都透露出緊急和匆忙。
鄧磊在固定好後就開始進行太空梭自檢,張智光在後面檢查和熟悉艙外航天服的維生揹包。
在絕對零度的宇宙中,艙外航天服要確保航天員的體溫、壓力、通訊正常,全靠這個並不算很厚的維生揹包。
張智光此時才在耳麥的提示下熟悉各項開關和固定要點,同時也在感慨:
“技術進步太快了,你們新遠的航天服比‘飛天’那套輕多了,也要軟的多,還是可分離艙內穿的,果然不愧是5500萬一套的衣服。”
李晟:“我感覺我們就好像是戰爭中後方計程車兵,敵人已經打到眼皮底下,我們才被馬上發了一把步槍,跳上火車去和他們來一場生死未知的戰鬥。”
“諸位,我和我的工程師、團結號和新遠二號的設計師向你們保證,你們乘坐的火車和步槍是安全的。”
在控制中心,林炬回答了李晟的話。
接著航天局的人也上前開啟麥克風說道:
“新遠的航天服也是我們製造的,我也保證每一件航天服都經過嚴格測試,並進行了細緻入微的探傷檢測,所以你們的軍服也一定是完美的。
我們也在開發下一代艙外航天服了,會比‘飛天’好得多。”
說到最後一句時,林炬投來了疑惑的目光。
他明明記得6年後的太空行走也是用“飛天”的,歷史又被改變了?
“發射半小時準備!”
隨著控制中心的命令下達,拜科努爾和各國航天局也透過線上會議共享了發射控制室和發射塔周圍的影象。
naca局長克萊爾看著巨大顯示器中央的新遠二號,以及流線過渡到上方的團結號太空梭,心情十分複雜。
四年前的7月,亞特蘭蒂斯號太空梭完成了最後一次飛行任務,自此持續了40年的sts(spacetransportationsystem)太空軌道運輸系統計劃終結。
五架太空梭,兩架失事,剩下的三架中最多的執行了33次飛行,遠低於設計的100次任務,太空梭正式成為昂貴且不安全的代名詞。
可是在h1出現後,太空梭的時代被xap(新遠宇航動力)所繼承,依然在閃耀著光芒。
“sls是在sts的屍體上站起來的,但它不如sts一根毫毛!這該死的國會,人類的宇航事業將毀於他們的無知和短視!”
由於naca在“東方行動”中幾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