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之不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畢業的事,博士學位都能你發了。到時候留校任教職吧,都不用再發別的論文了,直接評教授的資格都夠了,只可惜你太年輕了。記住了,忙完這個可千萬別再摻和考古歷史的事兒了,真是浪費才華。”葛教授恨鐵不成鋼的說:“也不用太著急,放你兩天假,回家好好休息打理一下。你看你都成什麼樣了,見天挖掘整理文物,你都快成文物了。我就納悶了,夏商周斷代工程這麼大的專案,全國那麼多專業人才,那幫先生怎麼就緊著你使喚?”葛教授滿是憤懣。
說起來,班行遠在天才雲集的京城大學也是公認的傳奇人物。1976年出生的他因為生活環境的原因,直到13歲才開始上學。雖然整個童少年時代都一言難盡的極度困苦,被遺棄、與撿到他的爺爺相依為命……好在上天給了他一個聰明的大腦,驚人的天賦加上認真刻苦的學習態度,從上小學開始,用了8年的時間,1997年他考入了京城大學數學系。數學是他最愛的學科,同時他在數學上的天分也配得上那份喜愛。用後世的評價就是說他在整個數學史上也是最強的那一卦。
受爺爺的影響,班行遠對中國的歷史文化有著特殊的偏愛。也不能說是偏愛,歷史文化是他生活的一部分。他的爺爺出身名門,書香世家、治學功底深厚,年輕的時候也是名振一時的大家。老爺子在苦難的生活中用類似於古代私塾的方式對班行遠進行言傳身教,他蒙學用的可不是什麼《千字文》《三字經》,而是《春秋》。用老爺子的話,民族的文化血脈根源於《春秋》。當時老爺子已經在異國他鄉流離二十餘載,他不知道此生還有沒有希望迴歸故土,所以下決心一定教出一個繼承他的衣缽,並且發自內心的認為自己是中國人的後人。哪怕是到了班行遠上學的年紀也沒有讓班行遠進學校,而是堅持自己教。反正老爺子的水平完全無需擔心會教不好。而且他也瞧不上那個國家的教育,扭曲的國民意識,對歷史的割裂篡改……他可不想自己的孩子被汙染。用老爺子的話說就是:“老子當年也是開著坦克過來的,他們想教我的孩子,我呸,他們也配。”在他的心裡,哪怕是自己這輩子回不去了,自己的孫子也要把他的骨灰帶回去落葉歸根。老爺子成功了,非常成功,他自己都覺得有些成功過頭了。班行遠自己一有閒暇就會閱讀相關的書籍並向爺爺請教,打下了深厚的國學基礎。只是作為數學專業的學生見天研究這些看上去有些不務正業。
考入北大後,班行遠在不務正業這事兒上愈發的一發而不可收拾了。京城大學作為文史類頂尖院校,入寶山而空回是萬萬做不到的。開學上了一個星期的數學課,確認專業課自學完全足夠後,班行遠就開始了他的蹭課大業。他出沒文史課堂的次數遠超數學專業課,就算上數學專業課很多時候也都抱著各種典籍在讀。偏偏他的專業成績極好,課堂提問,摟一眼題目就能行雲流水解出答案,考試成績也是名列前茅。沒辦法,數學不像文史那樣需要積累,更依賴天分,天分好就是可以不講道理。在蹭課的課堂上,班行遠的態度就非常端正了,認真聽講筆記,認真回答問題,有疑問就主動請教,文史課的老師也非常的偏愛——誰能想到這貨是學數學的。
一次偶然的機會,班行遠在圖書館借閱幾本挺偏門的書籍,旁邊的一位老先生不經意間看到後,大為詫異,作為文史界的泰山北斗梁老先生覺得這些書籍不是這孩子在這個階段應該閱讀的,就叫住了班行遠,問了幾個問題,班行遠很有見地的回答讓老先生老懷大慰,列了一個很詳細的書單,並且告訴有問題的話可以請教。一來二去,班行遠嚴謹的學習態度和表現出的能力讓老先生動了愛才之心。在一次提出要收為弟子,得知這傢伙竟然是學數學的,老先生到數學系劫人的心都有了。班行遠好說歹說,許下無數條件才給勸住。
老先生不死心,而且他也太懂怎麼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