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山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宣化官員請旨處置那幾個流民的時候,他跪著朝姑母給他們求情,我就站在邊上,那時候他抬頭看著我,不再像是我剛剛進宮時那樣瞪著,而是一種藐視,好像他前頭根本就沒有個人兒似的。但那樣的眼神又特別銳利,如同毫無防備深深的在心口上剜上一刀,然後再刻進腦子裡,從此一閉眼,腦中浮現的全都是那一幕了。
一行人還在繼續朝西邊走著,路過的官員倒也還盡心,相比之剛剛出逃的幾日,境遇已經好上了許多。
一直朝西走,只有到達太原,眾人方能暫時卸下個擔子。
姑母才喘口氣,立即操持起了自己的最高指揮權開始處理政務。京城在老佛爺和皇帝出逃的兩天之後徹底被聯軍攻破,紫禁城也遭到洗劫,聯軍在城中燒殺搶掠無惡不作。背負罵名,這是姑母種下的因,從她拍著案子高喊著開戰的時候,也許,這就已經是一個註定的結果,得姑母自己承擔。皇上和姑母,他們之間的權力鬥爭似乎沒有勝利者,無一不帶著滿身的傷和滿身的疲憊。
而我,就一直這樣冷眼旁觀著,什麼都不是。
姑母下旨進行了一系列的彌補措施,有些亡羊補牢的意思,不過為時不晚,只要人還在,權力還在,一切都不算晚,她完全可以在太原依靠著地理位置東山再起。
就在出逃的那天晚上,宮裡到處都是野貓的叫聲,哀聲不絕,實在是滲人。有些膽子小又知道內情的宮人被嚇壞了,都說是珍妃死的冤枉,這是顯靈了。這簡直就像是在打姑母的臉,一把老臉了,怎麼聽得下去這樣的留言,叫人去徹查,這才知道是聯軍打槍,子彈劃出槍管的聲音,那一溜一溜的聽著就和貓叫似的。
再晚些時候槍宣告顯了,還有了炮聲,這才真真讓姑母慌神了,帶著一群人什麼都顧不上就往西跑。
一大夥人走走停停,總算在九月進了太原,可是很快,太原也變得不甚安全,一聽說聯軍有可能會一路打過來,姑母立刻拍案做出下一個決定‐‐
繼續往西,到陝西去。
第34章
到西安府的日子是光緒二十六年九月初四日,一行人在那裡度過了將近一年的時光。
自從進了陝西之後,境遇就大為不同了。轎攆紋飾,皇家氣派,到底不似出逃時那般落魄著。隊伍也日漸壯大,進西安府前,百姓夾道相迎,恍惚間竟以為這是勝仗歸來。
由著大阿哥在隊伍中,端郡王和三妹也都在。大阿哥仍舊是貪玩的性子,一路上有那麼一輛馬車上了木欄杆,這車專門用來盛他的玩具,裡頭有兩隻黃褐色的兔子,是在潼關買給他的,還有鴿子和裝蛐蛐的葫蘆,整個車隊就屬這裡最鬧騰,兔子溺了之後味道也非常糟糕,但大阿哥依舊樂此不疲,饒是這樣,這孩子還總是整天叫嚷著無聊,拿著他的嗩吶在車裡吹鼓,讓人實在心煩。
年前,人人都以為翻過了年,大阿哥就會當皇上,總都跟前跟後沒個夠。誰又知這世事難料,最後卻是這樣的結果,留著他這身份不尷不尬。端郡王因為兒子一時得了姑母器重,幹活很是拼命,那時正是鬧義和團的時節,端郡王會了姑母的意,主招安義和團為朝廷所用。而他的招安工作做的也似乎很好,挑不出什麼錯來,可也就是因為這件事幹得好,這西逃一路上姑母下旨剿義和團。再後來,翻出來一攤子爛事,原來對聯軍開戰不是姑母的主意,都是端郡王自作主張頻繁上奏,以為有了義和團就言辭鑿鑿的打包票一定能贏,眾人才落了今日這個下場。這大家就難免怨懟起來了,姑母對著端郡王的態度也是微妙得很,不能不叫隨行的端郡王這內心實實在在的膈應起來。
一直到落腳,姑母也沒有明確表示出個態度。看著玩性不滅的大阿哥,眾人也只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混日子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