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部分 (第1/4頁)
夢幻天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心俞在五焦之間。膈俞在七焦之間。肝俞在九焦之間。脾俞在十一焦之間。腎俞在十四焦之間。皆挾脊相去三寸所。則欲得
而驗之按其處。應在中而痛解。乃其俞也。灸之則可。刺之則不可。氣盛則瀉之。虛則補之。以火補者。毋吹其火。須自滅也。以火瀉者。疾吹其火。傅其艾。須其火滅也。
倪衝之曰。五臟六腑之俞。皆在於背。帝只問五臟之俞者。臟腑雌雄相合。論地之五行也。焦、椎也。在脊背骨節之交。督脈之所循也。大杼在第一椎端之兩旁。肺俞在三椎之間。心俞在五椎之間。膈俞在七椎之間。肝俞在九椎之間。脾俞在十一椎之間。腎俞在十四椎之間。皆挾脊相去三寸所。
左右各間中行一寸五分也。按其俞。應在中而痛解者。太陽與督脈之相通也。是以問五臟之俞。而先言大杼者。乃項後大骨之端。督脈循於脊骨之第一椎也。問五臟而言七焦之膈俞者。五臟之氣。皆從內膈而出。故曰七節之旁。中有小心。中膈者。皆為傷中。其病雖愈。不過一歲必死。夫五臟之俞皆附於足太陽之經者。膀胱為水府。地之五行。本於天一之水也。按、太陽之經而應於督脈者。太陽寒水之氣。督脈總督一身之陽。陰陽水火之氣交也。灸之則可者。能啟髒陰之氣也。刺之則不可者。中心者環死。中脾者五日死。中腎者七日死。中肺者五日死。蓋逆刺其五臟之氣。皆為傷中。非謂中於髒形也。以火補之者。以火濟水也。以火瀉之者。艾名冰臺。能於水中取火。能啟發陰髒之氣。故疾吹其火。即傅上其艾。以導引其外出也。朱氏曰。太陽之上。寒水主之。是以標陽而本寒。秉水火陰陽之氣者也。督脈環繞於周身之前後。從陰而上行者。循陰氣。別繞臀。上股內後廉。貫脊屬腎。從陽而下行者。與太陽起於目內 。上額交巔。入絡腦。還出別下項。挾脊抵腰中。下循膂絡腎。是督脈環繞於前後上下。而屬絡於兩腎者也。天一生水。地二生火。此太極始分之陰陽。人秉先天之水火。化生五行以成此形。是以五臟之俞。皆本於太陽。而應於督脈也。
卷六
衛氣第五十二
屬性:黃帝曰。五臟者。所以藏精神魂魄者也。六腑者。所以受水谷而化行物者也。其氣內於五髒。
而外絡支節。其浮氣之不循經者為衛氣。其精氣之行於經者為營氣。陰陽相隨。外內相貫。如環之無端。亭亭淳淳乎。孰能窮之。然其分別陰陽。皆有標本虛實。所離之處。能別陰陽十二經者。
知病之所生。候虛實之所在者。能得病之高下。知六腑之氣街者。能知解結契紹於門戶。能知虛實之堅軟者。知補瀉之所在。能知六經標本者。可以無惑於天下。
此章論營行脈中。衛行脈外。然經脈面板之血氣。外內出入。陰陽相貫。環轉之無端也。其氣者。謂水谷所生之營衛。內榮於五髒。以養精神魂魄。外絡於支節。以濡筋骨關節。此言臟腑陰陽十二經脈之外內也。其浮氣之不循經者為衛氣。其精氣之行於經者為營氣。謂營行脈中。衛行脈外。
各走其道。交相逆順而行者也。陰陽相隨。外內相貫。謂脈內之血氣。出於脈外。脈外之氣血。貫於脈中。陰陽相隨。外內出入。如環無端。莫知其紀也。合天地之亭毒。乃陰陽之化淳。亭亭淳淳。
孰能窮之。然其分別陰陽。皆有標本虛實所離之處。蓋以經脈所起之處為本。所出之處為標。虛實者。
謂血氣出於氣街。離經脈而榮於膚腠。則經脈虛而面板實矣。高下者。謂本在下而標出於上也。氣街者。
氣之徑路。絡絕則徑通。乃經脈之血氣。從此離絕。而出於脈外者也。契、合也。紹、繼也。門戶者。血氣所出之門戶。知六腑之氣街。則知血氣之結於脈內者。解而通之。脈內之血氣。與脈外之氣血。相合相繼而行。則知出於氣街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