洲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李秀琴聽劉豫誇醃篤鮮好喝,拿著碗又給劉豫盛了兩勺,還特意挑了幾塊肉。
「好吃你就多吃點,我們家做飯手藝最好的就是小清。」
這點李秀琴是非常自豪的,幾個女兒不僅學習好,從小到大都特別懂事,不管什麼家務活都會做,如果按照老一輩的思想,女孩一定要吃苦能幹的話,夏家幾個姑娘都是合格的。
「劉記者,你也別『同學』『同學』的叫了,直接喊名字吧,聽起來有些生分。」
夏琳的提議得到了夏家人的一致贊同,夏禾也笑著看向劉豫,他勾著唇角垂下眼眸說,「好啊,那你們也別叫我『劉記者』,直接喊我『劉豫』就行。」
「『豫』是哪個豫?」
「猶豫的豫。」
這句是劉豫跟夏禾一塊說的,夏禾說完,劉豫就吃驚的看了過去,夏禾挽著耳邊的頭髮解釋道,「我看報紙的時候就注意到了,下面寫著呢,記者劉豫。」
大家恍然大悟,其實夏禾不解釋也沒關係,夏家人會認為她剛剛採訪時知道的,只有劉豫本人知道他並沒有提過,所以當他聽了夏禾的解釋後,原本就有好感的心更加愉悅的跳動起來。
下午三點多鐘劉豫完成採訪告辭離開,在採訪過程中,他的腦海里就已經產生了幾個不錯的初稿。
「今天非常感謝大家,如果報社透過了我的文章的話,我會把酬勞寄給大家。」
按理說被採訪者是沒有酬勞的,能上報紙已經是天大的榮耀了,誰還會在乎錢不錢的事?只是劉豫覺得對多有煩擾,心裡過意不去,才決定將自己的稿費算在夏家身上。
「不用,劉豫哥你千萬別客氣,我們哪能要你的錢呢。」
夏琳最先拒絕,之後李秀琴跟夏志民也表明了自己的態度。
「小劉,你來家裡咱們都高興,錢的事不用提,以後有時間歡迎常來家做客。」
夏志民也說,「是啊,咱們這是有緣分,你等著,我去借個車送你去鎮上,要不然你沒法走,晚了就回不去了。」
村裡去鎮上沒有公交,光靠兩條腿起碼得走半小時,劉豫還得回市裡呢,鎮上沒有直接去市裡的車,得先去縣裡轉車才成。
夏志民轉身去村長家借了拖拉機回來,拉著劉豫往鎮上去,路上碰到村裡人,大家看劉豫的目光裡都帶著好奇。
「這就是市裡來的記者?」
「文化人啊,寫的字能上報紙呢。」
「這小夥子,一看就是讀過不少書的,跟咱們村裡的毛小子就是不一樣。」
村裡人的讚賞特別直白,一句句竄到劉豫耳朵裡難免讓他感到羞赫,同時又很喜歡村裡的氛圍,不管是夏家人也好,還是僅有一面之緣的其他村民們,每一個人的臉上都透著善良和溫暖。
而最讓他印象深刻的,正是那個穿著黃色衣裙,坐在梔子花下的姑娘,即便回城後也時不時想起那份初見的心動。
「這劉記者真不錯,你們以後找物件就得找劉記者這樣的,有文化,性格也好。」
劉豫剛走,李秀琴已經開始說劉豫的好話了,姐妹幾個聽了略有些無奈的對視一眼,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老母親看到中意的後生就得感慨幾句,她們真是見怪不怪。
「媽,咱們家就四個閨女,按您這樣看到合適的都想找回來當女婿,光咱們四個不夠啊,當時您就該多生幾個。」
這麼調皮的話自然是夏琳說的,她說完李秀琴就想撕她的嘴了。
「你們聽聽,這是姑娘家說的話嗎?我還不是為了你們好,不嫁個有出息的,脾氣秉性好的,你們後半生就得過苦日子。」
她們畢竟是農村姑娘,雖然考了大學,但資源有限,如果靠別人介紹的話,也認識不了城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