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 (第2/4頁)
南方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訂的刊物,這是政治要求。有時讀報會有許多妙處,比如不要錢的靈丹妙藥——笑話。
2006年7月7日,《中國青年報》在頭版刊登了一篇描寫駐港汽車兵訓練的報道,文筆不錯,既有本報記者,又有特約記者,還有實習記者,三人操刀肯定夢筆生花。標題很有創意:“他們比誰都瞭解香港的路”,不錯,有這樣的標題肯定是好文章(近四年來我就有這樣讀報的習慣,開會的不讀,標題不好的肯定不讀,名人寫得更不會去讀,而且看報紙只看一版和最後一版,近來最後一版變成廣告版,我能讀的東西越來越少,再加上工作壓力越來越大,空閒時間越來越少,有時一週才有十幾分鐘的掃報紙的時間,肯定要讀好文章)。下面的描寫更能體現三人的文筆功底:在深圳的汽車兵訓練基地,汽車兵們為了練好技術,在高強度的訓練中進行訓練“連隊做過統計,士兵們一個工作日平均體重減輕一公斤。”(有證據,很有說服力)。再後來的描寫讓人啞然,原文如此:“為了練好技術,官兵們往往在訓練場一貓就是幾個月……”。我把這段描寫在晚上吃飯時說給我的家人聽,才上學前班的兒子突然問我:“爸爸,那些解放軍都不見了。”我很吃驚,就問兒子:“他們還要在香港開汽車,怎麼會不見哩?”兒子就用他僅有的算術知識給我說:“一天減一公斤,解放軍要在訓練場貓幾個月,一個月最少的三十天,一般大人就是七十多公斤,有兩個月過點,他們的體重就成零,解放軍不是就不見了。”兒子的知識水平有限,秋後才能上小學,他的演算法只能這樣,因為一個嬰兒的體重最少就是兩公斤,醫學界有定論:“少於兩公斤的嬰兒成活率極低。”三位大記者,請你們就得見諒了,我兒子的智力太低,他的理解只有這樣了,那麼,幾個月下來,訓練場就是空無一人,你們把訓練場上的官兵都暗殺了。
失政的政府與哭泣的紀念牆
唐山大地震對於我們這一代人來說是知道一些,但絕對知道的不多,因為那時我才三歲,一個三歲的孩童能知道什麼,我之所以記得一點是因為那時在我的老家也在地震,而且老家的人當時都住進了帳篷和茅屋(老家人叫“毛草屋”),即使幾個膽大的沒有住進去,但面對抖動的家業是害怕極了。而且那一年我們失去了朱德、周恩來、毛澤東三大偉人,所以就記得大概的情形。後來,自己學到了知識,從資料上也多多少少了解一些關於唐山大地震的情況:“一夜間,一百多萬人的城市突然消失。”這是對唐山大地震最直接的描述,慘無人寰,遍地哀魂。這是前話,無可厚非,自然災害,人力不可抗拒。
前些年突然在報紙上出現唐山市政府要在當年埋葬遇難者遺骸的地方修建紀念牆,我也很欣慰,我像大多數了解一點唐山大地震的人都感到欣慰,起碼我們的政府能想到對死難者的哀悼,對死難者的紀念,這是一個人民政府起碼要做的事:“能承擔起自己要做的事,即使官員們貪一點也無所謂,即使當官的多吃一點也不計較,即使出現豆腐雜工程只要不傷及人民啥都好說。”這就是一個有良知的政府和群眾的基本觀念。
可是今天讀報卻是越讀越心寒,因為我讀到了一個有良知的記者寫的東西,黨刊黨報是不會把這種東西放在一版的,因為雖然是事實但不利於政治,一切以政治權力為中心的年代怎麼會把不利政府事報道放在頭版,我想責任編輯是為了自己的政治前途,但他還是有勇氣刊登出來,這也是一個好人,一個有良知的人。這篇文章的作者文筆很犀利,也很注重論證,題目就直接命名為“要紀念,先拿錢”。恰如其分。寫的事就與唐山大地震有關,不過是後來事,是關於唐山市政府修紀念牆的事,原來前幾年報紙上刊登的政府有作為是假的,他們充分利用人們對死難者的懷念之情,大肆斂財,讓一個企業來運作修紀念牆的事,而不是用我們納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