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毛臭豆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軍中軍戶存在的比例一般都不會超過一層。
也只有最精銳最重要的軍隊才會採用軍戶制,其他的軍人大多都是採用募兵制。
畢竟也沒有多少藩鎮和藩國的財政收入能夠支援其供養太多的軍戶。
也只有大虞朝廷的財政才能足夠支撐其供養很多的軍隊,因此大虞皇朝的直屬軍隊基本都是採用軍戶制。
而淮南國的這支黥面軍卻是一個例外,他並不是簡單的募兵制也並非是所為的軍戶制。
之所以如此說是因為這支黥面軍的軍人組成比較特殊。
他們其實都是死囚或者身犯重罪的窮兇極惡之徒。
在大虞皇朝有明文規定,但凡是死囚或者重刑犯都必須在其額頭部位刺字,以防止其逃脫後無法辨認,同時這也是對這些人的一種懲戒和警醒。
這就是大虞皇朝所謂的黥面之刑。
而在北虞時代皇室就非常喜歡將這些黥面重犯們聚集起來組成敢死隊,讓他們去往前線與草原部族廝殺。
如果他們能夠在戰場上立功,他們便可以減刑。
這對於這些是死囚和重刑犯來說是一種可以自我救贖的方式。
因此這些死囚和重犯到了戰場上後往往會爆發出令人讚歎的戰鬥力。
後來隨著時間的推移便形成了一支特殊的軍隊:囚兒軍。
不過後來人們覺得囚兒軍這個名字實在有些不好聽,因此便將這支軍隊改名為了黥面軍。
而後來由於南北虞之戰北虞皇室被趕下了臺,效忠於他們的黥面軍也在南虞皇朝軍隊的進攻下基本全軍覆沒。
因此黥面軍也就在南虞皇朝中銷聲匿跡。
但是作為北虞皇室正統的淮南國卻將這一支黥面軍給保留了下來。
他們不光在淮南國中尋找死囚和重犯,甚至還出錢到其他的藩國和藩鎮中購買死囚和重犯。
憑藉著這種手段淮南國將原本已經消失的黥面軍又給重新組建了起來。
不過對此大虞皇朝的皇室卻是始終抱著敵視的態度。
可由於淮南國這種做法並沒有違反大虞皇朝的律令,加之又給各藩鎮和藩國解決了這些死囚和重犯的處理問題,大虞皇朝也只能聽之任之了。
其實外人不知道的是黥面軍之所以能夠堂而皇之存在的另外一個原因乃是因為有宗正寺在淮南國背後撐腰。
不過雖然大虞皇朝並沒有明令禁止淮南國組建黥面軍,但是大虞皇朝卻限制了黥面軍的數量。
相對於其他藩鎮軍和藩國軍黥面軍的數量要遠遠少於他們。
根據大虞皇朝的法令藩鎮軍和藩國軍不得超過兩軍之數,也就是總數不得超過一萬人。
一旦超過這個數字便是僭越,大虞皇朝可以發動天下所有的藩鎮和藩國共同進攻他,即便是宗正寺也會對其進行制裁。
而淮南國由於其乃是北虞正統因此他們軍隊數量不得超過一軍之數,而黥面軍則不得超過一府之數,也就是黥面軍最多不能超過2500人。
這對個數量對於大虞皇朝來說還算是在可控的範圍內。
不過即便如此大虞皇朝每年都會要求淮南國派遣淮南軍前往北部邊塞協助邊塞守軍抵擋草原部族的進攻。
而大虞朝廷更是要求淮南國每年派遣的黥面軍不得少於2000人。
如此一來朝廷每年便可以藉助草原部族的手來削弱黥面軍的軍力,讓淮南國永遠無法形成可以威脅朝廷的軍力。
“可是大人剛才馮度說如果玉面龍一旦不去抵擋這些黥面軍很可能會面臨前後夾擊的局面。”
孝庚小聲地提醒了一句,不過他卻特意點明這並非是他的看法。
被稱為的馮度的那人一聽不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