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頁 (第3/4頁)
十八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lip;但是,有些奇怪。&rdo;
樂正鯉朝著兩人點頭示意,便起身把位子讓回給了賀招,自己走到殷冉遺身旁坐下,後者原本正盯著窗戶外飛馳而過的景色發呆,忽然感覺到自己右手一暖,他扭頭來看,樂正鯉笑眯眯地伸手覆在他右手上輕輕握了一下,然後拿走了他一直捧在手裡的保溫瓶,低聲問道:&ldo;吃飽了沒?&rdo;
殷冉遺點了點頭,&ldo;嗯&rdo;了一聲。
樂正鯉笑道:&ldo;乖。&rdo;
大巴司機按賀招的意思直接拐彎去了興隆山,到達景區之後眾人並未耽擱,馬不停蹄地直奔雲龍橋。
這是登山的必經之路,橋頭有一副醒目的篆刻對聯:&ldo;雲比泰山多,霖雨蒼生仙人悅;龍入滄海外,撲巒翠靄靈氣來。&rdo; 不過此刻眾人無心關上這大橋的精巧別致,全副心神俱是被那用糙繩所縛的一樣怪魚給吸引了去。
這怪魚也就普通成年男子小臂大小,粗粗一眼看上去倒和鯽魚十分相像,但這條&ldo;鯽魚&rdo;卻好像電影中生化變異了一般,從頭到尾布滿了豬毛一樣的小指長短的毛髮,原本該是魚尾的地方也像是被人切掉,硬生生地接上了一條豬尾巴。
衛一泓心中好奇,用腳尖輕輕碰了碰那怪魚,怪魚立刻&ldo;昂昂&rdo;叫了起來,聲音如同豬叫,實在說不上動聽。
怪魚這一發聲,剛到的眾人倒是不用守在這裡的特別科人員解釋了,夏銘摸著下巴道:&ldo;鱄魚?這東西居然真的存在?&rdo;
衛一泓雙手撐在膝上彎下腰看了鱄魚一眼,若有所思:&ldo;聽說……這東西很好吃啊。&rdo;
這話倒是正好戳中了樂正鯉的點,他頭一次聽說這種魚是在《呂氏春秋》裡,當中也有一句&ldo;魚之美者,洞庭之鱄&rdo;,這個&ldo;美&rdo;說的就是&ldo;美味&rdo;,當時樂正鯉曾經對這隻存在於書本當中的美味魚類做出過種種猜想,卻沒想到有朝一日自己竟會真的看見這東西。
郭玄坐在一旁,端著一盞清茶啜飲幾口,這才放下茶盞道:&ldo;正是鱄魚。&rdo;他一開口,殷冉遺瞳孔微微一縮,看向自己的師父,問道:&ldo;這東西……怎麼會在這裡?&rdo;
鱄魚一說,最早出自《山海經&iddot;南山經》一卷,當然,山海經中並未詳細描述這種魚到底有多美味,而是隻對其外貌形狀做出了描述,正是眾人眼前所見&ldo;其狀如鮒而彘毛,其音如豚&rdo;的怪模怪樣豬魚混雜。
但讓人談之而色變的並非鱄魚這副不忍入目的尊榮,而是其&ldo;見則天下大旱&rdo;的怪異本領,在古人的記載中,外形奇特的鱄魚就如同乾旱的先行使者,它所露面的地方必然會在不久之內便降下大旱,不要說久不降雨河水枯涸了,就連深埋在地下最深處的暗河也一定會幹枯,任是再潤澤的水鄉也會在短短數月內變成寸糙不生的荒漠。以樂正鯉的話來說,鱄魚從頭到尾都在表示對地理位置氣候變化等等地理條件的嘲諷,簡直是自帶荒漠化滿點技能。
不過如果這地方出現了鱄魚,那麼興隆山上植被無故枯死也就有了一個合理的解釋,只是這條鱄魚的影響會只是侷限於興隆山後山那一片山林,還是整個蘭州市?抑或真如古書所言‐‐
天下大旱?!
第75章 伏旱千里(三)
見得幾人俱是面露震驚之色,旁邊一個抱臂而立的青年笑了一聲,解釋道:&ldo;鱄魚須得活上千年才能有令天下大旱的本事,這條年紀尚小,不足為懼。&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