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2章 憶苦思甜 (第3/4頁)
工具超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一句。
“你們討論啥?聽不懂,聽不懂。”唐植桐反應也快,笑著搖了搖頭。
武漢自古以來有“九省通衢”的稱呼,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是以前的物流集散中心。
物流量大,處理就得及時,否則容易積壓,勞工被催的跟陀螺似的。
長此以往,武漢這邊的百姓,性子就急了起來。
據說熱乾麵以前是湯麵,但由於湯湯水水涼的慢,沒空吃,就改成了乾麵。
最能代表武漢人性格的是武漢公交。
武漢1929年就有了第一輛公交車,在八十年代末開啟了個人承包制,為了賺錢必須多拉快跑,武漢公交就成了傳說。
只要公交一加油門,就是武漢的風。
天上戰鬥機,地上521。
輪子都跑著火了,扶手都能給拉彎嘍。
最恐怖的是,521碰到另一輛521。
公交車會漂移,你敢信?
這些都是當年風靡武漢的俏皮話,實事求是的講,極速飆車,生死急速,在武漢521公交車面前弱爆了!
直到2017年,在各種先進科技裝備的監控制約下,才徹底掰了過來。
下午的時候,唐植桐就待在了支局。
投遞員雖然只投遞一上午,但並不意味著下午可以回家,還得整理新送來的信件,為第二天投遞做準備。
唐植桐在前臺接待顧客,發現很多群眾都沒有寫郵編的習慣。
為此,唐植桐琢磨著怎麼快速的提高這邊信件的合格率。
百姓跟市局職工差不多,也都吃不飽,這時候強制要求他們去填寫郵編,似乎有些小題大做,還容易引起不滿。
這人吶,不滿情緒壓到一定程度,是非常容易炸的。
唐植桐不想自己來到這邊一趟,卻當一回導火索。
想來想去,唐植桐想了一個取巧的法子,打算回去以後試試。
“唐調研,這邊離長江大橋不遠,你來一趟武漢,不過去看看?”過來辦業務的人並不算多,姜思遠看唐植桐待在這邊愣神,主動建議道。
“那就去片區走訪走訪。”唐植桐樂呵呵的應了,正好沒吃飽,出去找機會再填補一下肚子。
姜思遠目送唐植桐遠去,心裡鬆了一口氣,剛才自個支局的員工說話有些不太合適,他希望唐植桐是真的沒聽懂。
唐植桐不知道姜思遠的想法,還以為單純的只是推介自己去看看“江大橋”。
武漢長江大橋是武漢人的驕傲,也是國人的驕傲。
上面通汽車和行人,下面通火車,而且是雙向四車軌的,放眼下可謂是配置豪華。
這年頭出一趟差不容易,工作之餘遊覽一下當地的特色景點,也是眾人約定成俗但不敢聲張的做法。
因為上面不提倡,甚至反對,所以一個個都不聲張,這也正是唐植桐不說去長江大橋,而說去“走訪”的原因。
唐植桐將腳踏車寄存,然後步行瀏覽長江大橋。
看過了穿山越嶺的高架,再看長江大橋,確實有些樸素,但這座橋相當結實,幾十年後依舊毫無損壞,讓那些豆腐渣汗顏。
長江大橋下方有個小廣場,唐植桐看到很多遊客在下面拍照留念。
從臉上的笑容和神色來看,有些遊客餓的並不嚴重。
貓有貓道,鼠有鼠道,什麼年代都有能人。
來都來了,唐植桐打算拍個照留念。
拍照的有好幾個,唐植桐選了一個臉上帶著笑臉的攝影師,並談好了價格。
笑臉笑語,這是投資最少,見效最快,回報最高的行為,但很多人都想不明白,往往都耷拉著個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