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風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柳竹秋低頭告罪:「那都系一時戲言,我確實是寫對聯寫昏了頭,不小心衝撞了殿下。」
左臉轉為腫痛,她忍不住伸手揉摸,也在為得罪太子一事暗暗著急。
陳維遠已看到那迅速浮現的五指印,掏出藥膏遞上,溫言勸解:「你千萬別怨殿下,他絕不是粗暴狠心之人,都因你剛才那句話觸及他的舊傷,才令他情急失控。」
他在柳竹秋的好奇追問下講述了一樁陳年秘辛。
朱昀曦出生後被交給一位姓寧的乳孃照看。那寧氏娟麗賢柔,與他親同母子,朝夕不離。
朱昀曦六歲時即將行太子冊封禮,某日在御花園玩耍,見那寧氏偷偷躲在假山洞裡燒紙錢。
這在宮中是大不敬的行為,暴露後必受嚴懲。朱昀曦依戀乳母,保證替她遮掩,只問寧氏為何燒紙錢。
寧氏回答:「奴婢先寄些錢給陰間的親戚,等過去了才有盤纏用。」
朱昀曦只當玩笑,可沒過幾天寧氏便暴病身亡,屍體即刻被運走焚化,沒讓他看最後一眼。
「殿下心傷寧嬤嬤之死,多年來始終難以釋懷,但他一直恪守對寧嬤嬤的承諾,除了老奴再未向其他人提過寧嬤嬤燒紙錢的事,以免她被追究罪責。你剛才那句話跟寧嬤嬤當時的說法一模一樣,殿下以為是不祥之兆,急怒攻心下才出手打你。實則是因為看重你,怕你也像寧嬤嬤那樣應了自己的詛咒啊。」
老太監的本意是感化柳竹秋,使其別怨恨太子。
柳竹秋卻是理性永遠佔主導,揪住故事裡的疑點探尋:「陳公公,恕我鬥膽多問一句,那寧嬤嬤的死其實另有原因,對嗎?」
陳維遠驚駭而怒,摔袖斥責:「柳竹秋,你是讀書人,該知道楊修是怎麼死的!」
潛臺詞是:太聰明的人都活不長,警告她別打聽宮中的隱秘。
柳竹秋忙攔住他嬉笑賠禮,又拱手央求:「我開罪了殿下,正是惶恐難安,還請公公幫我哄好他。」
她把朱昀曦當賞飯吃的東家,沒摻雜太多個人情愫,榮辱都能等閒受之。若跟東家結了隔夜仇,於今後混飯不利,是以弄清太子發怒的原因後便想儘快修和。
陳維遠也怕這一芥蒂妨礙主子的心情和健康,她這個肇事者能負起責任最好不過,便耐著性子讓她出主意,答應幫忙斡旋。
朱昀曦悶坐多時,火氣漸漸退下,吩咐侍從擺駕回宮。
陳維遠稟報:「有人求見殿下。」
「何人?」
「殿下去了便知。」
「若是那女人,孤王說了不想再看到她。」
「柳竹秋自知罪大,請了她家家長來求情。」
「她把柳邦彥叫來了!?」
「不,那人輩分比柳邦彥大得多,還很有名望,殿下不妨去見上一面。」
朱昀曦重手打了柳竹秋耳光,以為憑她的性格定會怨恨,所以搶先說出決裂的話來儲存顏面。
聽說她主動求饒十分意外,想看看她又會耍什麼花招,便命陳維遠帶路,。
陳維遠帶他走到剛才同柳竹秋談話的地方,在門口說明:「那老人家怕羞,說奴才們在,他臉上下不來,想單獨見駕。」
朱昀曦知道忠厚的老奴不會夥同柳竹秋搗鬼,叫侍從們守在門外,獨自步入室內。
廳堂右手放著一張被錦緞罩住的桌案,案前擺著一把交椅。
他沒見著人影,正環顧巡視,桌案那邊忽然冒出個冠帶老叟模樣的布袋人偶,朝他彎腰揖拜。
「老夫參見太子殿下。」
聲音一聽就是柳竹秋掐出來的,朱昀曦惱她作怪,怨憤地撥出一口氣,配合質問:「你是誰?」
「老叟」謙恭自介:「老夫柳宗元,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