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劭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大廳安靜得落針可聞,劉淮等十人心中既興奮又激動,看著對方的目光也變得炙熱:人族可以修行問道?
白袍年青人知明繞著劉淮等十人徐徐踱步,打量一圈又站回上首:“你們十人,或者養鼠,或者養蛙,或者種竹,或者育蠶,或者教育袋鼠,或者培育蟲草……”
劉淮在他列舉時以目光微睨身側的諸人,心中:這些都是搞種養產業的?教育袋鼠的可能是在說我。其他人,我也能猜出幾位了,跑不了就是本城那些位名氣大的高功勳人員。他們麾下養種規模很大,常有妙論發出,被神侍關注上,一點也不奇怪。我一直以來是甚麼也沒說,怎麼把我也叫來了?神侍對大囊的關注,時間肯定不短,斤金來我隊是早有預謀。難道不只是要組建袋鼠大軍,而是要組建多種兵團,甚至要教我們修行問道?
其他人也在觀察諸客,不少心中瞭然:神侍大人來我們城,找的就是城裡行業翹楚,我是,他也是。那個人面孔陌生,莫非他是教育袋鼠的那一位?難道因為大家教育養殖得好,可以不用參加應試考察,直接選拔我們,要教如何修行問道?
知明繼續說:“都是種養方面的能手,都有獨到的見解和道理。我有一件事需要你們幫我求證:為何南方的樹妖可以修行問道,獨霸一方。我們人族、獸族,以及人族教養的獸族植物卻不能修行?”
眾人心中:你問我們各族為何不能修行?我們倒想問問你是如何邁進了修行之門的。
修行是逆天而行,要煉化靈根,修出法力,初窺修行之堂奧。須自幼打熬筋骨,洗經伐髓,痛不堪言。得夜以繼日的潛心苦練,才能內視氣血,做到熟練調配法力。稍有懈怡,就會退回凡人,靈根受創,難再煉化。但隨著修為往上道行加深,據說可以延年固壽,飛天縱地,力大無窮。故而眾人都好奇又嚮往。
知明微笑:“大家常說修行問道,修行問道,追求的就是把道理參悟通透,調天地之力為己所用,藉助器物也好,求諸自身也好,重點在於找出道理,才能落力去做。”他掃視一圈,“高節,你提了個道理叫‘厚積薄發’,是養竹的心得麼?”
這是要找出不證自明的道理,再以演變探究功法啊。
頂著個大腦袋的高節是種竹的高手。他被點了名,稍前半步,拱手:“稟大人,我養了幾院的竹子,我觀察竹筍狀態時長得慢,埋在地下好幾年沒甚麼動靜,破土而出成了竹子長得快,幾個月就能竄出幾米高。”
知明點頭:“和蟬卵很像,伏在地下好幾年,成蟲後生翅能飛。不過蟬出地後活不了多久,竹子卻能活十幾年。”
高節:“竹根連連延延不能算死,竹竿活多久要看光照土壤,有的活十幾年,有的能活幾十年。”
“聽說,竹子不喜歡冷而乾的環境。”
高節謹慎地回覆:“大人至論!”他看到領自己來的青袍神侍表情有點古怪,忙又接上,“多數喜歡熱溼之地。但在乾冷之地也可以種植。”
知明顯然做過功課:“長在乾冷之地的竹子又矮又小,還稀疏易枯,受很多限制。”
高節恭敬:“太粗保不住水汽,太高供不上養份,竹生需要肥力。”
知明:“竹的節腔有空腹,要如何容納外物?”
高節凝思少許,說:“可以容些蛹蟲,但都是蛾子把蟲卵刺進竹節,慢慢在竹節裡育養,育成之後又結繭化蛾飛走了。”
知明看向養蠶能手百納:“‘一日數食,全身是寶:吐絲成袍,幼蛹能烤,結出黑砂,也能入藥’。蠶能在竹節中生養麼?”
百納頂著圓大的腦袋,掛著黑黑的眼圈,忍不住打了個哈欠,拱手:“蠶也能化蛾,但蠶只食嫩綠的桑葉,竹子竹葉又硬又幹,蠶從來不吃。”
養鼠的行家多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