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部分 (第3/4頁)
兩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裁軍大計,亦早主理,遲則生變”,那意思分明是說,要裁軍就趕緊,過了這個村,可就沒這個店了。
一個楚軍,一個淮軍,都先後表明了態度,朝中這一幫老重臣可就都坐不住了。有的贊成有的反對,搞的奕示:“能否先行安撫,具體事宜容後辦理。”但是慈禧太后冷冷的丟過來一句:“失去了眼下的機會,回頭各省漢軍重兵裁撤不掉,六王爺可有什麼好辦法?”嚇得奕
太后下了懿旨,無論是八旗軍還是漢軍綠營,以及地方鄉勇團練,所有軍隊都要酌情裁減,著軍機處立刻會同各部,擬出章程。
在鎮壓太平天國的這十餘年中,江南諸省八旗軍已經激增到了十三萬七千餘人,如此龐大的軍隊,就算要砍掉一半,那也是七萬人的大軍!這麼一大票人馬如何安置,立刻擺到了日程上來。在江蘇圈地,構築滿城,不單李鴻章不能同意,就是當地的漢民也不能答應。旗人不事生產,又要劃佔本就捉襟見肘的土地,還要指著全省人民去養活,哪裡有這樣的道理?
斟酌來去,還是按照肅親王華豐的意思,以北上平叛為名。將各省駐防八旗軍抽調一半,北上收復西安。當地綠營漢軍,除保留基本建制之外,裁撤約一半人員,朝廷給付路費,遣散回籍,不能回籍者,由地方設法安置。鄉勇跟民團,分兩步裁撤完畢。裁減下來地人員,仍然由地方政府就地安置。
這樣的裁軍辦法,應該說已經儘可能的平衡了各方利害。十月末,朝廷正式頒佈了詔令。由軍機處、兵部、步軍統領衙門聯合轉發各省。漢軍的安置,儘管人數眾多,但問題不大,至少大家都生者兩隻手。完全可以掙口飯吃。目下江南正值工業起步,用工的工廠比比皆是,帶動的商業也都發展起來,或者做點小生意。或者到工廠去做工,正好彌補了勞動力的不足。但是旗人就不同了,這些白吃群體無論到哪裡。都要指著別人來養活。隨著裁軍腳步的日益臨近。滿漢之間的對立情緒。也漸漸地凸顯出來。
作為特權階層,旗人在漢人的土地上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生活那叫一個滋潤,如今一紙詔令調到北方去,眼見得是甭想再回來了。因此所有旗人,都對裁軍的詔令表示出不滿,其中以湖廣一帶最為嚴重。因為湖廣總督官文,本身就是旗人,湖廣一帶共計八旗軍四萬三千人,也是人數最多地一個省份。眼看著自己的兩萬多同胞就要背井離鄉,今後的生計難免成了問題,心裡頭那個鬱悶就甭提了。
上面有政策,下面就會有對策。朝廷規定的北調日期,是截止十二月,也就是要在同治二年地年末。但是一直到十二月中,湖廣八旗軍仍遲遲不肯調動,從官到兵,大家都抱著一個態度:能拖多久就拖多久,反正有官文在上頭撐腰,如果能將這事拖到不了了之,那就更好。
朝廷在這一方面,似乎是有意偏袒。江蘇、浙江、四川等各個省份的漢軍鄉勇,包括綠營都已經裁撤完畢,只有八旗軍,沒有任何動靜。這一來當地的漢民可就急了,怎麼著,這是黑上我們要白吃白喝的架勢,一天不走,還要一直養下去不成?
地方政府對於滿城地管理,一向是比較謹慎的,尤其是漢人官員,兩頭都不能開罪。得罪了旗人,那就是得罪自己主子,明顯是急著砸掉飯碗;而得罪了漢民,則怕激起滿漢間的矛盾,導致民變。因此對於八旗滿城,只好睜一眼閉一眼,頂多也就是一個報告上到省裡,督撫如何決策,那可就不關自己地事了。
但是滿城周邊地州縣漢民,已然被旗人統治剝削了多少輩子,原眼巴巴地指著這次裁軍,至少也能減掉一半的包袱,但是現在這個美好地願望卻一下子變成了肥皂泡,如何能夠容忍?因此各州縣的漢民自發的聯合起來,今年對滿城的供給,按照朝廷的攤派,直接扣掉一半!
十二月末,正是各地向滿城繳納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