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疏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夏新權看來,這件事情真正的得益者便是太子朱常洛。
這件事情是不是由太子自導自演而成,夏新權不敢妄自猜度,他只知道,那些大臣們是想借這件事情來剷除鄭貴妃和她的勢力,阻止福王回京,保住太子的地位,保住&ldo;有嫡立嫡,無嫡立長&rdo;的古訓。
大臣們成功了,為了保住鄭貴妃,萬曆皇帝不得不做出了妥協,而太子也非常識時務地沒有要求追究到底,在這件事上獲得了萬曆的愧疚,使得萬曆派人前往洛陽通知福王,讓他不用回京了。
也就是在那次朝會上,夏新權見到了皇帝,然後,又是幾年時間不見他的蹤影了!
哎!
夏新權站在窗前,任由寒風撲面打來,自然界的淒風冷雨與朝堂上的比起來,卻又算不得什麼!
明明知道這件案子錯漏頗多,事情的真相或許並非如此,然而,夏新權並沒有多說什麼,只是沉默以對。
雖然,他是一個嚴於律己的人,極其討厭道德上的不潔,然而,他終究沒有海瑞抬棺上疏的勇氣,海瑞敢於站在與皇帝對立的那一面,不懼杖責,流放,甚至殺頭;他夏新權卻不敢站在文官們的對立面,丟官並不算什麼,士林的口誅筆伐才是他恐懼的緣由。
當時,不管是浙黨,還是東林黨,或是齊黨,楚黨,他們都擰成了一條繩,誓要借著這件事情將鄭貴妃推下臺,保住太子朱常洛,夏新權知道自己根本無法對抗這樣強大的力量,何況,他們有著大義的名分,至於,因為這件事情被無辜處死的那些陌生人,和江山社稷相比,他們螻蟻一般的人生又算得了什麼呢?
在那件事上,夏新權選擇了沉默,因為沉默,他的官升得很快,在六部官員不齊的情況下,他很快就上了位,從一個區區的主事變為了從二品的侍郎大人,於是,他變得更沉默了。
去年,遼東發生了一件大事。
建奴的奴酋努爾哈赤以七大恨為口號,起兵反明瞭!
萬曆十一年,當時的遼東總兵李成梁率軍進剿建州右衛阿臺部時,誤殺了努爾哈赤的祖父和父親,因為這事,李成梁對努爾哈赤感到有些愧疚,讓他襲了祖父的頭銜,成為了建州左衛的頭目之一。
失去祖父和父親之後,努爾哈赤自然悲痛欲絕,對大明朝和李成梁恨之入骨,然而,他表面上卻對大明朝和李成梁十分的恭順,讓人根本就看不出心中的怨恨和仇視。
在李成梁和明朝的支援下,努爾哈赤開始起兵攻打女真的其他部族,在萬曆十七年,他一舉統一了建州女真,成為東北最強大的女真部落首領之一,甚至,獲得了建州左衛都督僉事一職。
之後,努爾哈赤仍然表現的很恭順,八年時間,三次到北京朝貢,更是得到了那些文臣們的信任,滿足了他們天朝上國的虛榮心,於是,接下來,在李成梁離開遼東後,他沒有了顧忌,很快展開了針對女真各個部族的吞併戰爭,而這個時候,十年內,遼東主帥這個位置前後竟換了八個人,每個人的施政策略都不同,再加上韓戰爆發,朝廷根本無暇顧及東北,到萬曆三十年,當朝堂的那些大臣們意識到了努爾哈赤的威脅後,這個時候的他已經尾大不掉了!
萬曆三十六年,熊廷弼任遼東經略,意識到了努爾哈赤的威脅,這個時候,明朝在遼東的勢力比較空虛,熊廷弼認為努爾哈赤的威脅在短期內無法解除,於是,他上疏朝堂,主張朝廷和努爾哈赤展開談判,在必要時做出一些讓步,為他整軍備武,加強遼東防務爭取時間。
然而,朝堂上的那些大佬們對熊廷弼的建議嗤之以鼻,他們這些人,也許沒有一個去過遼東,沒有一個見女真人,然而,這仍然不會妨礙他們做出高瞻遠矚的決定,堂堂天朝上國,豈能和蠻夷交涉談判。
於是,熊廷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