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頁 (第1/2頁)
微雲煙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不過,這種話,李悅並沒有跟新城公主說,新城公主也暫時沒想到這一層,她只想要躲開催婚的壓力,要不是擔心李治的想法,她甚至有直接出家入道的念頭。道家橫豎沒多少清規戒律,這年頭,貴族女子出家做女冠的事情也很常見,有的無非就是不想早嫁,或者是婚事上出了一些變故,比如說訂親的物件沒了,為了避免一些流言蜚語,便先出家在外待個幾年,風頭過了之後,也可以還俗繼續議親。還有一些乾脆就是有錢的寡婦,就算出身不錯,但是所謂寡婦門前是非多,她們對於再嫁也沒什麼興趣,但是也過不了那種槁木一樣的生活,所以做個女冠,進可攻退可守。新城公主聽說還有這種事情的時候,其實是挺心動的。不過,皇家公主還沒有出家入道的先例,新城公主也摸不準李治的心思,因此暫時還沒有做出決定。
李悅不會催婚,新城公主在李悅這裡也自在,不過,為了防止事情牽連到李悅頭上,加上李悅自個去嶺南也得辛苦很長時間,即便新城公主有心,卻也不可能立刻動身,因此,她照常-不時地來李悅這邊躲閒,對外一直是不動聲色。
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七月流火,天氣漸漸轉涼之後,李悅終於決定出發了,在閩地,他有著不同於諸多藩王的特權,除了地方官還是中央任命之外,其他許多事情,李悅都可以自個做主。
因為先前大多數東西甚至是一部分願意跟隨李悅的佃戶還有屬於李悅的一些護衛部曲如今已經先走一步,甚至房遺則和李洽也已經先過去打理閩地的事務去了,所以李悅這一行可以說是輕車簡從,除了必備的物資之外,其他的都可以沿路採買,他這邊直接先順著大道出函谷關直接往洛陽,在洛陽那邊改水路前往江都,在江都那邊再改道嶺南。
這是一段比較漫長的旅途,不過並不難熬。四輪馬車如今已經普及了一段時間,為了讓四輪馬車行走更加輕快舒適,各地的官府也著重修繕了一下官道,讓官道變得更加平坦起來。何況,李世民就曾經臨幸過洛陽,洛陽又是大唐的東京,比起其他地方,這兩地之間的官道質量幾乎是最好的,這自然提升了旅途的舒適度。
「馬上就要到洛陽了,可惜的是如今不是春日,要不然的話,殿下就能看到洛陽牡丹的盛景了!」洛陽牡丹如今名氣已經起來了,在聖駕沒有駕臨洛陽的時候,每年洛陽都要進貢大批的牡丹送到長安,供皇家欣賞。不過往年李悅都沒趕上,這回到了洛陽,偏偏時節又不對,身邊伺候的人難免覺得有些遺憾。
李悅笑吟吟地說道:「嶺南不適合種牡丹,不過那兒氣候溫暖,適合種其他的花,未必就比牡丹差了!」唐代人的審美偏向於雍容華貴,李悅嘛,雖說也是顏狗一枚,不過卻是非常博愛的那種,好看的花兒多得是,幹嘛拘泥於牡丹了!後世的洛陽牡丹他也見過,因此,對此也就沒有太多好奇了。或者說,後世各種各樣的花海,什麼壯觀的景象他都見過,所以自然對於如今大家渴盼的許多東西都有了足夠的免疫力。
像是跟著李悅的這些人,經歷過這麼多年,對李悅都有一種近似於盲目的信任,當年,李悅要去寧州的時候,大家也是不看好的,畢竟寧州那種地方,大家都覺得太過荒僻,土地也不肥沃,也沒什麼特別的出產,結果李悅到了之後,便是泥土都能玩出花樣來,別說是跟著他的那些屬官了,便是他們這些奴婢,一個個也賺得盆滿缽盈。
他們中也就是高正和朱娘子知道李悅的身份,其他人雖說不知道內情,但是卻也知道,不管是寧州,還是閩越,都是李悅自己所請,所以,自家殿下肯定早就心中有數,到了之後便能大展身手。至於嶺南太過偏遠,對於他們來說,並不是什麼問題。他們這些人本來就是奴婢出身,正兒八經過上什麼好日子,也是分到李悅這邊之後才有的,若是他們不跟隨李悅,幾乎可以算得上是背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