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頁 (第1/2頁)
微雲煙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只是,為了保護李悅,或者說是為了保護秘方,李治也不能對外說出這紅糖脫色和粗鹽提純的秘方是李悅獻上來的,李悅畢竟年紀小,容易糊弄,就算對外人比較謹慎,但是若是宗室裡頭的人上門哄騙幾句,說不定就老老實實說出去了。到時候虧的就是李治了,因此,正大光明地以此為藉口賞賜李悅是不太方便的,琢磨了一番之後,李治乾脆問道:「十五郎,你有什麼想要的?」
李悅又是舊事重提,表示自己也沒什麼想要的,就是想要提前就藩。大唐的王爵說是有封地,其實就是虛的,你能得到封地上的稅收,其他的你也別想管了。就算是頭上頂著什麼刺史,都督的名號也一樣,說白了,就是個吉祥物。這也是為什麼許多親王不樂意就藩的緣故,畢竟,在封地上也沒多少好處。
李治想著之前武昭儀的話,對李悅想要就藩也能理解,不過還是說道:「寧州終究太偏遠了一些,要不,朕給你安排一個富庶一些的封地?」
李悅搖了搖頭,說道:「皇兄憐惜,是臣弟的福份,只是臣弟沒多少才幹,富庶的地方難免人際關係錯綜複雜,臣弟幹不來這個,所以,還是簡單一些好!寧州說是偏遠,實際上距離長安也就是數日的行程!」
李治聽李悅這般說,他沉吟一番,說道:「既然你堅持如此,那朕便允了,不過日後你若是後悔了,朕會再給你一次挑選的機會!另外,此次你也是有功,有功不能不賞。寧州那邊上田不多,每年賦稅也有限,那裡好的是靠近西域,你也能給自己增加幾個產業作為進項,十五郎日後你的產業,都無需繳納稅負,如何?」
李悅對於唐朝的稅制不瞭解,這會兒都有些擔心日後李治後悔了,不過不管日後如何,如今先將這事給砸瓷實了,因此當下便是行禮謝恩。一邊武昭儀看著李治的眼神卻是有些意味深長。李悅作為親王,本身就有一百頃的永業田,這是不用交稅的;至於商稅,這個時候,商業其實沒那麼發達,所以,商稅在唐朝的稅收中本身佔據的比例就很小,或者說,這年頭的所謂商稅除了少數的行業有著固定的稅率之外,其他的其實就是各種間接稅。在不瞭解李悅將來到底能搞出多少事情的情況下,武昭儀自然覺得李治這個賞賜其實一般,還不如直接從皇家賣糖的收益裡頭給李悅分一份呢!
李治自個也沒想到,他要是早知道李悅後來搞出來的那些事情,他如今倒是寧可將賣糖的收益給李悅一份了。
「馬上就要入冬了,這個時節去寧州卻是多有不便,等到春暖花開再去吧!」李治裝作沒看見武昭儀的眼神,一本正經地說道,「就藩是一回事,讀書什麼的卻也別忘了,回頭朕給你安排兩個先生,跟你一塊就藩,你平時若是有什麼不懂的地方,也可以多問問先生!」
第27章
要說這些皇子的老師,也都是一個賽一個的一言難盡。別的不說,李承乾落到後來那個境地,絕對跟幾個老師脫不了幹係。不管是張玄素,還是李綱,還是後來的於志寧,一個個簡直是拿著放大鏡挑李承乾的錯誤,他們根本就是拿著太子老師的身份賣名邀直,一點小事到了他們嘴裡,就像是天下就要亡了一般。
李治也是吃過虧的,像是於志寧,先是做過李承乾的老師,因為各種勸諫挑刺,李承乾造反,他一點也沒沾上,之後反而繼續給李治做了左庶子,等到李治登基,又做了宰相,像是李忠這個太子,名義上的老師也是於志寧。於志寧給李治做太子左庶子的時候還是那個德性,好在李治能忍,或者說,於志寧其實做事心裡都有數,畢竟那時候李世民年紀也不小了,也很難容忍再廢一次太子。因此,就算是偶爾勸諫,也都是不痛不癢的那種。不過,是個人都不喜歡聽人雞蛋裡面挑骨頭好不好。所以,李治對於志寧其實也沒有太多的好感。
另一個反面教材是權萬紀